定向赛重温东纵“胜利大营救” 3000人次徒步古驿道领略红色文化感悟东纵精神

东江时报 2017-06-11 23:19

约3000人次参与了2017年惠州市古驿道徒步活动和以“胜利大营救”为主题的手机APP定向活动。

定向活动门槛较低,没有定向运动经验的市民也可根据手机导航达到各点。

参赛选手在旭日古村内定向“寻宝”。

来自东莞的张少华(右)和李志坚经过2小时的徒步,率先到终点。

全副“武装”。

信心满满。

活力四射。

东江时报讯记者朱丽婷通讯员陈少宏今日上午,2017年南粤古驿道 “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赛(惠州·罗浮山站)在博罗龙华旭日古村正式开锣。为了给大赛预热,昨日惠州市举行了首场2017年惠州市古驿道徒步活动和以“胜利大营救”为主题的手机APP定向活动。两项活动吸引了约3000人次参与,他们徒步古驿道穿梭古建筑群,欣赏惠州古村古驿道之美,领略惠州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感悟东纵革命精神。

千人徒步古驿道

“3,2,1……”昨日上午,以“寻找葛洪足迹千人徒步”为主题的首场2017年惠州市古驿道徒步活动在罗浮山景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幕。随着出发号令响起,徒步爱好者们迈开步伐开始了徒步活动。他们沿罗浮山大道、新游客中心、埔筏村、沙河堤等,前往终点——— 定向大赛主会场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全程约15公里。

据介绍,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东莞、河源及惠州等地约1000名徒步爱好者参与。东时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徒步爱好者都是组团而来,有的与朋友结伴同行,有的与家人一起。昨日12点钟左右,“先头部队”抵达终点旭日古村,来自东莞的张少华、李志坚就在其中。“我们每周都去徒步,最远走过50多公里,所以这次10多公里不在话下。”张少华介绍,两人是朋友,也都爱好徒步,所以就一起过来参加。“这次徒步,确实让我们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更浓厚的文化气息。”李志坚表示,徒步活动是一个了解当地民俗特色的很好方式,“这次沿途走了十几公里,路线还是蛮适合徒步的,我觉得非常好,下次会带家人过来游玩。”

来自广州花都的曾超凡、沈嘉耀都读初一,他们因为徒步相识,此次均与家人一起参加。“我们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坐车过来了,相信自己能走下来。”沈嘉耀介绍,此前两人都成功走完10多公里,所以对这次走完全程信心满满。此次活动起点在东纵纪念馆,意在让参与者感悟东纵革命精神。曾超凡表示,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对自己深有鼓励,“就以徒步来说,以前我觉得几公里都很远,后来咬牙坚持下去后,发现10多公里都可以轻松完成。”

东时记者还看到,不少家长特地带孩子过来参与。市民赖先生就带着8岁的儿子过来,“主要想让他从小感受革命先烈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赖先生说,他很看重孩子的意志培养,“看似不可能完成,但我想告诉他千万不能有畏难心理,坚持走下去会发现没想象中那么难。”

走古村玩定向学东纵历史

相比徒步考验体力,以“胜利大营救”为主题的手机APP定向活动则更考验脑力。活动以抗战时期东江纵队秘密营救迎接滞留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及国际友人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把东纵精神、红色文化和定向越野运动巧妙结合起来。

“玩定向就跟寻宝游戏类似,参与者可以通过手机导航指引来到各点,并回答与东纵历史相关的题目。”定向赛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更多人了解定向运动,更重要是让大家通过参与活动重温“胜利大营救”这段难忘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东纵精神。因此,活动门槛较低,就算是没有定向运动经验的市民也可根据手机导航达到各点。

毫无定向运动经验的市民陈女士带着女儿参与了活动。“把红色文化历史与定向活动结合起来,大家就可以边玩边学习,非常好。”陈女士介绍,活动中,为了答对题目成功打卡,需要参与者认真熟读相应革命历史,“这比单纯让小孩看书有趣多了,小孩也更容易接受,并且在这过程中还跑步锻炼了,真是一举多得。”

延伸阅读

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1938年10月12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进犯惠州。1938年12月,曾生领导的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惠阳成立;不久,王作尧领导的 “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在东莞成立。1940年9月,这两支抗日武装组成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正式成立。

抗战期间,东江纵队孤悬敌后,在华南敌后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抗日劲旅。到1945年6月,东江纵队发展到1.1万多人,并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据不完全统计,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俘敌(含投诚)9500多人,缴获各种枪6500余支、炮25门。朱德同志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军事报告——— 《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相提并称,称之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胜利大营救(秘密大营救)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同日,日军越过深圳河进攻香港;25日,香港沦陷。此时,在香港有大批中国文化名人以及爱国民主人士,他们陷入了危险之中。日本占领香港后,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党中央电示廖承志“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抢救出来,转移到后方安全地带”。随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纵前身)以极大力量同地方党和有关方面紧密配合,历经数月,终于把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等民主人士、文化人和家属800多人营救出来,安全护送回后方。邹韬奋在东江游击区挥毫赠墨宝:“保卫祖国为民先锋”;茅盾撰文称东纵抢救文化精英,是“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朱丽婷 整理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新闻推荐

首批6个专业志愿服务工作室设立 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在全市推进专业志愿服务工作室建设

与会领导为黄植忠颁发好人工作室牌匾。《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通讯员徐园连摄东江时报讯记者骆国红通讯员徐园连昨日,东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