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摄影圈的“神雕侠侣” 铁路夫妻何振军吕素蕾形影不离学摄影成佳话

东江时报 2017-06-21 23:01

何振军吕素蕾夫妻从铁路一线岗位退下来后重拾摄影爱好,一同学习一同进步。

零下二十摄氏度拍摄雾凇。

爬山涉水只为拍美照。

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夫妻二人相濡以沫30余年,昔日奋战在惠州市铁路一线,如今从一线岗位退了下来,拾起相机。他们踏遍千山万水,一同学习摄影,一起进步,并双双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惠州摄影界圈内人送他们一个“神雕侠侣”的外号。他们就是市摄影家协会优秀会员何振军、吕素蕾。

缘起

夫妻退二线重拾摄影爱好

说起何振军夫妻,在惠州市的铁路系统里面,几乎都认识。今年59岁的何振军是湖南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方大发展大潮中,年轻的他从湖南湘江南下来到惠州东江。

“当年惠州还没有铁路呢,我就是第一批来惠州参加铁路建设的。”何振军回忆当年充满了感慨,如今他已经扎根惠州。妻子吕素蕾同样是铁路系统的员工,当年,吕素蕾系客运部门的员工,两人相识相爱,如今相濡以沫30余年,两人也从一线岗位退了下来。

实际上,正儿八经学习摄影,何振军夫妻是在2013年参加的市老年大学摄影基础班。但说到接触摄影,那就要从何振军参加工作开始。“我摸到的第一台相机是海鸥牌的,在1981年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相机了。”何振军当时在湖南衡山工作,便与摄影结缘。然而,当年的何振军一心为铁路建设,并没有往摄影方向发展,直到2013年他从一线退下来后才拾起了遗忘已久的摄影。而他这一举动恰恰是受到妻子吕素蕾的影响。

吕素蕾今年54岁,湖北人,跟丈夫何振军一同从一线岗位下来。为什么会选择摄影?“我高中时候学过摄影,有这方面的兴趣。当然,我还需要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吕素蕾说,她比丈夫早参加了市老年大学摄影基础班,热情是一发不可收拾。丈夫何振军看她如此着迷,也一同加入到学习摄影的行列。两人的这个决定,成就了如今的摄影影友圈子“神雕侠侣”的佳话。

历练

为学好摄影踏遍千山万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光在课室学不好摄影,何振军夫妻二人深知这一点。为此,只要有行内的摄影活动,两人必然参加。几年下来,夫妻俩都不记得去过多少个景点,拍过多少景色。

两人一同学习,又相爱相知这么多年,摄影风格是否一致?答案是否定的。何振军以角度刁钻、前期拍摄新颖出名,妻子吕素蕾则擅长把握光线,注重摄影后期色彩的把控。应该说,在摄影上,夫妻二人是相互取长补短,互帮互学,相互促进。

外出摄影采风是辛苦的,对于年过半百的何振军夫妻而言,体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有的时候为了拍一个日出,要从凌晨三四时开始守候,拍一个星轨都是在下半夜一拍就是几个小时”。然而,这是一种满足的疲惫。用何振军自己的话说,“这么累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获得更多”。

野外拍摄,也偶尔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说受伤之类。“我记得有一年,我们去广西采风,就差点遇到麻烦。”吕素蕾记得,那是2014年6月的一天傍晚时分,拍摄地点是一条小溪,夕阳斜照,景色非常美丽。“当时小溪中间有一小块礁石,我们就站在礁石上拍,没想到一下子溪水就涨起来了。”吕素蕾说,由于拍摄得专注,溪水瞬间涨到了小腿他们才发现,而当时就慌了。看到这种情况,夫妻二人只好相互搀扶着,等待影友和当地消防部门的救援,“幸好救援来得及时,不然水更大了,可能会被冲走的,那次真的很惊险”。

学摄影,何振军夫妻二人形影不离,久而久之,圈内人就送他们一个“神雕侠侣”的外号。

认可

双双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学习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何振军夫妻二人,从市老年大学摄影基础班,再到参加该大学的摄影提高班。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他们又参加了北京函授学院深圳分院基础班学习。随后,继续参加该院艺术班学习。2016年5月参加《中国摄影》研修班(深圳)学习,获得结业证书。从加入市摄影家协会到加入省摄影家协会,两人的摄影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何振军夫妻二人都是铁路系统的老员工了,对于铁路,他们有特殊的情感,他们也根据自己的理解,拍摄了一系列有关于铁路的作品。一个铁路工人在灯光下检查铁路线路的场景,何振军很好地抓住了,而这幅作品也感动了铁路工人。何振军说,他与铁路相伴半辈子,对铁路他非常了解,因此,他和妻子主攻铁路题材,并积极参加各种摄影比赛,获奖众多。

2017年,距离夫妻二人学习摄影的第5个年头,他们获得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认可,并双双成为该协会会员。对于一个地级市的摄影圈子来说,能进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是一份不小的荣誉,像何振军夫妻双双入会,更是凤毛麟角。对于何振军夫妻来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不是技术最好,但我们获得了认可,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再接再厉”。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蔡伟健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新闻推荐

高校大腕论道“产学研创新体系” 10余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与200多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

与会专家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刘豪伟技术转移、高校创新体系建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