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兴馆明年6月重现风采 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昨动工,将“修旧如旧”恢复原有历史街巷格局

惠州日报 2017-06-04 04:12

▲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鸟瞰效果图。 本报记者龚 妍 翻拍

▲工程现场。 本报记者龚 妍 摄

两大整治内容

■保护性修缮宾兴馆建筑本体

■整治严重影响宾兴馆历史风貌的周边建筑

本报讯 (记者龚 妍 通讯员魏军)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动工。昨日上午,抢救维修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宾兴馆动工仪式举行。记者了解到,宾兴馆位于市区桥西金带街历史文化街区南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主体工程力争明年6月底完工。届时,这座有着诸多历史故事的建筑将重现风采。

“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对宾兴馆建筑本体进行保护性修缮,另一部分是对严重影响宾兴馆历史风貌的周边建筑进行整治。”市代建局总工程师孙明成告诉记者,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83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工程立项投资8000多万元,预计工期一年。项目内容包括宾兴馆建筑本体的保护修缮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保护修缮将在维持宾兴馆原有的三堂四横屋的四合院传统格局、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上进行,加强与周边历史遗存的联系,恢复原有历史街巷格局。

“抗日战争时期,宾兴馆遭日机轰炸,中路第三进被炸毁。因此,我们要对第三进进行复建,复建面积约165平方米。”孙明成说,还将对与宾兴馆建筑本体不协调的周边建筑进行“穿衣戴帽”立面整治,使之风格面貌保持一致。

宾 兴 馆 名 片

宾兴馆较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建筑风貌,是反映古代科举制度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据资料记载,宾兴馆建于清道光8年 (1828年),是清代惠州乡绅为资助本地生员参加乡试、会试而建的会馆。宾兴馆采用三堂四横屋的四合院布局,坐北向南,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正面开三门,分三路建筑,中间为主体建筑,有前厅、中堂及上厅。抗日战争时期,宾兴馆遭日机轰炸,中路第三进被炸毁。

新闻推荐

城市空气优良率96.7% 《2016年惠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发布

本报讯(记者刘炜炜通讯员惠环宣)昨日上午,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年惠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通报今年1~5月惠州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