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上考场她们做后勤兵 老师们给考生加油鼓劲各花心思
▲李玲(右红衣者)给学生们加油鼓劲。
▲唐慧珍特意在头发上剃上代表班级的数字“25”,给学生们打气。
▲李玲给学生分发准考证和身份证。
▲市实验中学门前,家长竖起大拇指为孩子们加油。
▲老师陪伴考生走到校门口。
▲特警准备就绪。
▲医务人员现场服务。
▲家长大大的拥抱,就是最好的鼓励。
▲交警疏导交通,确保考生安全进入考场。
日夜相处的学生,终于10年磨一剑,参加高考了。陪伴在考场边的老师们,付出的辛劳不言而喻,他们的内心也有着各种滋味。唐慧珍和李玲,是这一群体中的其中两位。昨日,高考第一天,记者采访了她们,听听她们与学生间温馨、感人的故事。
老师:唐慧珍学校:惠州市实验中学
《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作考后礼物送学生
“NiceToMeetYou”1990年出生的唐慧珍穿着一件红色T恤,上面印着这句英文。“虽然学生们参加高考后,即将要毕业了,但看到这句话,能让他们有一种如同初次踏入校园,初次相遇的美好感觉。”唐慧珍是市实验中学老师,从2012年开始当班主任,这是她带的第二届高考生。“我自己是很平常的心态,学生今天的状态也都挺好。”
一早准备好52份早餐和水果
6月7日上午5时30分,唐慧珍就醒来了,她早早地开车到早餐店,将提前预订的52份早餐搬上车,载回学校给班上的52名学生享用。“高考这两天我都会给学生买早餐吃。”
唐慧珍是高三 (25)班班主任。学生进考场前,她担心会给学生太多压力,没说太多话,只是讲了讲考试的注意事项,希望学生只是把高考当作一场普通的期末考试。末了,唐慧珍跟学生一起大喊3遍:“燃烧激情,放飞梦想,挑战自我,25最强。”
为了给学生加油打气,唐慧珍颇花心思。只见唐慧珍留着一头新潮、利落的短发,头顶扎着一个小辫子,仔细一看,头部侧面隐约可见数字“25”。半个月前,唐慧珍特意跑到理发店,要求发型师将头发理出数字,发型师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有点纳闷地说:“哎呀,这头不好剃呀!”唐慧珍还是坚决、放心地把自己的头发交给发型师,结果一个不小心,头皮还被刮破了一点。
唐慧珍的贴心举动还不止于此。从6月3日开始,她每晚给学生准备樱桃、提子等红色、寓意好的应季水果。昨天,她也早早准备好了水果,准备第一天高考结束后,晚上大家就能吃点水果放松一下。
带的两届考生,都上了《惠州日报》
不同于2015年带的第一批理科普通班高考生,唐慧珍这次带的是音乐特长班。唐慧珍是一名心理专业老师,她告诉记者,文化班的学生更关注提高学习成绩,心理压力大。因此,她更注重给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建议。而特长班的学生个性相对活跃,她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平时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目的是要让他们养成严谨的态度,关键时候不掉链子。不过,私底下,我跟学生则是开玩笑没有底线。”
采访中,记者得知,唐慧珍带的学生与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还颇有缘分。唐慧珍从手机中翻出一张照片,《惠州日报》封面上,刊登了一群笑容灿烂的考生照片,这是唐慧珍2015年带的高考生。当时,为了珍藏这宝贵的回忆,唐慧珍特意跑了好几个报刊亭,买了50多份报纸,分发给每位学生。前几天,她带的第二届高考生感恩老师的照片也被登在了 《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上。这次,她早早地预订好了报纸作为神秘礼物。“昨天我跟学生说:"考好了就有毕业礼物哦!"大家都很期待。我看学生今天的状态都挺好的,相信他们能考出预料外的好成绩。”
文/图 本报记者陈春惠
老师:李玲学校:黄冈中学惠州学校
“没有料到,我今天会这么紧张”
“这是我人生中最紧张的一次,而且之前都没有想过会这样。”昨天是黄冈中学惠州学校高三(3)班班主任李玲第一次带学生参加高考。虽然前一天晚上查寝室忙到快晚上12时才回到宿舍,但她早上6时就醒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学生没有那么早起床,她就躺在床上开始胡思乱想。
担心孩子失眠和出现意外状况
“我自己高考都不紧张,但轮到我的学生高考,我这心里却七上八下的。”自己会这么紧张,这让李玲始料未及。
1987年出生的李玲研究生毕业后来到黄冈中学惠州学校做高中老师,从高一带到高三,这一批学生她带了3年,是她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她第一次带学生高考。她以为她对她的学生足够了解,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这次高考也只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在她看来,虽然自己没有丰富的带考经历,但是毕业没多久的她,对高考记忆还很深刻,她能够理解学生们在面临高考时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在6月6日下午之前,她都是这样想的:都准备好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6月6日下午是学生集体看考场的时间,李玲继续在学校值班。“隔壁班有个同学看完考场给家里打电话时大哭,说这次可能考不过了,因为考试的座位在空调风口下面。”听到同事班里传来的消息,她起初感觉还有些惊奇。但她随后也陆续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我家孩子好几天都吃不下睡不着了。”“我家孩子座位在空调底下怎么办……”这边才安抚好家长,那边她就被学生追着问问题,还有些同学挽着她的手不放。这才让她意识到,这些孩子并没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淡定,而且之前讲过的问题再被提出来询问。这让她的心也跟着悬起来:她不知道面对高考,孩子们是否睡得着,能否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是否会出现意外状况。
强装淡定,给学生鼓劲
昨天上午8时,李玲拿着学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去学校食堂,这是她和同学们约定好的集合地点。这一路上,她心里都七上八下的。
8时15分,到了李玲和学生约定集合的时间。看着其他班级大批同学围着老师拿准考证,她班里还有很多同学没来,她又开始担心起来:是睡过了?还是出状况了。但这个时候她还要强装淡定,她害怕自己的紧张会导致学生紧张。和每位学生交代几句,最后给他们鼓鼓劲,看着他们走进考场。
8时20多分,准考证和身份证终于都派发完毕,李玲这才松了一口气回到宿舍休息,等待着考试结束,再去迎接她的学生。
文/图 本报记者姚亚超
本组图片本报记者魏云鹤钟畅新 摄
新闻推荐
“中介超市”APP或下月上线 惠州市“中介超市”两年半成交额4.16亿元,财政资金节支率逾30%
日前,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在惠州市“中介超市”采访。本报记者王建桥摄本报讯(记者戴建)6月7日10时许,市行政服务中心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