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安墩有个明代古窑址 约10年前才停止使用,为惠东境内烧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窑址

惠州日报 2017-06-10 03:52

当时用水车带动水碓炼制瓷土。

古窑内部。

古窑保存完好,窑表面是一层泥土呈拱形。

制作釉粉的臼。

这些水槽水池都是用来沉淀釉粉的。

近日,惠东县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到安墩镇进行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检查。作为惠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沙窑址,也是这次检查的地点之一。黄沙窑址是明代的一个古窑址,被当地百姓称为“碗窑”,约10年前才停止使用。

古窑依山而建,从山脚持续到半山腰,整个长度超过50米

自古以来,惠州地区的陶瓷制造业非常发达,各地有不少古窑址。位于安墩镇黄沙村的黄沙窑址是其中一个古窑。

古窑址在一座山边,山脚下有一条水流量不小的溪流。窑址上面搭建有几间瓦面建筑。窑址长满了比人高的杂草。拨开杂草来到窑址最下方的地方,这是一面墙的模样,原来有一个门洞,是烧柴火的地方,窑壁上还残留有火熏黑的痕迹。

沿着山坡往上走,沿路都是一些陶或瓷的碎片,包括一些青花瓷碎片。空地上摆放了一摞摞放陶胎的匣钵,约有千余个。制作好的陶胎要放在匣钵里面,之后放进窑内烧。

匣钵的旁边就是窑址。这是一个保存极好的古窑,依山而建,从山脚持续到半山腰,整个古窑长度超过50米,窑表面是一层泥土,呈拱形,极为壮观。古窑的两侧,每隔一段距离留有一个通风口。古窑窑体一般由火堂、火道、窑床和窑尾组成,该古窑的这几部分都保留完好。

一条引水槽带动3架水车作动力

古窑的旁边是制作陶瓷胎的工场。工场很大,地面上散落着不少制作瓷器的工具、模具。工场的一角还有几个制作陶胎的桌子。

旁边的一个石凹槽,还保留着一架基本完好的木制水车。这是一架直径约两米的立式水车,立式水轮上装有若干板叶。水车上方是一条引水槽,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产生制作陶胎时转盘的动力。这条长长的引水槽,一共安装有3架立式水车。

第二架水车轴特别长。这根轴上连着6根木桩来舂瓷土。生产陶瓷的瓷土要经过水碓的炼制、冲洗等工艺后方可制作。聪明的安墩人利用水的落差,搭起碓寮安装水车、水碓炼制瓷土。还有一架水车也是带着6根木桩,其功能与第二架水车一样,这架水车舂的是做釉面的矿石。

工场旁边的山坡上,一个用鹅卵石垒砌的池子四周有一群小水池、瓦缸,约有几十个,一些瓦缸和水池内残留有不少白色粉末。地面上还有一些细小水槽,这些小水槽,弯弯曲曲连接着N个小水池,这些都是制作陶瓷釉的设施。做釉的矿石打粉碎后,要不断地进行沉淀、过滤,从这个水池流到下方的水池,只有最后最细的矿石粉,才能用来上釉。

主要生产日用陶瓷,整条生产线保存完好

据了解,黄沙窑址占地约3000平方米,考古人员在这里曾经采集有瓷片、瓷碗、垫筒、垫饼等器物一批,其中有施绿釉,白釉的盘、碗、碟,其特点为瓷胎薄、釉面光洁。从明清以来,都有开窑生产,是惠东境内烧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窑址。

当地村民说,黄沙窑主要生产日用陶瓷,由于瓷土质量好,这些日用陶瓷很受欢迎。这个古窑的工场曾被改造过,到了后来用电进行生产。虽然黄沙窑有不少现代痕迹,但整条陶瓷生产线保存完好,如果好好利用,可形成一条重要的旅游专线,可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古代人是如何生产陶瓷的,也能让后人了解惠州陶瓷历史。

对惠州古陶瓷有一定了解的市民王宇文表示,为适应陶瓷生产需要,惠州古代陶瓷窑址一般建在背山靠水的地方。窑址所在地应有充足的陶土(瓷土),有足够的水源,并且具有木材、煤炭等燃料。惠东县安墩镇出产的 “白泥”是高质量的瓷土。高质量的瓷土为黄沙窑等提供充足的陶瓷制造原料,是陶瓷生产持续性的必要保障。另外,窑址附近四面环山,柴草丰盛,为烧成瓷器提供丰富的燃料。

知多点

惠州古代陶瓷窑址的分布特点是以惠州东江或西枝江为主轴,大都建在东江和西枝边岸边不远的地方,对陶土(瓷土)、水源、燃料的选用均非常方便。春秋梅花墩窑址、银岗窑址、永平村窑址、南宋矮围岭窑、北宋惠州东平窑均选址在东江沿岸;宋三栋瓦窑岭窑、明肖屋岭古窑、明代白马窑、安墩黄沙窑均选在西枝江沿岸不远处。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新闻推荐

关爱困境儿童

稔山镇向当地困境儿童送上学习用品。本报讯由惠东县妇联、稔山镇妇联联合主办,惠东县爱民社工中心承办的惠东县红紫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