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礁体给鱼儿安家增殖放流送鱼虾回家 惠东增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惠州日报 2017-06-12 03:49

▲工作人员在投放鱼礁。

▲增殖放流活动现场放生鱼虾。

日前,惠东县在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银滩路广场举办2017年“全国海洋宣传日”暨增殖放流活动。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魏荣君参加活动并宣布2017年增殖放流活动开始。当地海洋与渔业局、沿海各镇(度假区)、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代表,巽寮中小学生、青年志愿者等约400人参加活动。

放生

200多万尾鱼虾重回大海

据了解,从5月1日起,惠州海域进入史上最严休渔期。根据农业部对休渔制度的调整,今年起,原来两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延长为3个半月 (即从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并扩大了休渔作业类型,从原来的除刺网、钓具外的其他所有作业类型,扩大到除钓具外的所有捕捞作业类型和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同步休渔。最严休渔期给海洋鱼虾带来休憩养生的好机会。“鱼虾种类丰富、数量充盈是大海应有的状貌。”副县长叶惠英说,在休渔期举行放生活动,意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天然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域生态安全,构建生态环境保障,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生于大海,长于大海,碧海蓝天给了我美好的梦想……”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巽寮中心小学一位女学生代表这样说。增殖放流活动仪式结束后,参加人员分别到海岸或登上两艘鱼监船进行放生活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共放生适合该海域生长的黑鲷、黄鳍鲷和斑节对虾等经济鱼虾200多万尾。

转型

成功研制虾苗检测试剂

据了解,早在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间,该县就分别对沿海八镇共30个村、1200名渔民进行主要内容为水产品无公害健康养殖、渔用药物和饲料的使用准则等科技培训,有250名渔民参加了全县转产转业渔民技能培训班,进行了海水养殖基础知识等的分类指导培训。“只有渔民自身的素质上去了,科技兴渔才能有新突破。”该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雄英说,经过培训和科技入户活动,该县的渔业经济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渔业转变,从粗放式养殖向集约化生态式现代养殖转变,从单一传统产业模式向链条式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的“三个转变”。

“我们还成功研制出虾苗检测试剂(爱试灵)和鲤鱼病毒检测试剂,解决了困扰渔民多年的养殖病害多、检测难问题,为推进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提供了技术保障。”李雄英说。据了解,近年来该县水产养殖科技成果突出,并获得许多奖项。其中“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技术研究”于2009年获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健康养虾技术研究”于2009年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于2010年获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人工鱼礁建设

2009年到2012年,在港口大星山海区建设了2座人工鱼礁,分别是大星山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和小星山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建成8个礁群,投放2145个礁体,总规划礁区面积达11.2平方公里。加快三角洲人工鱼礁区建设。项目主体于2016年3月启动建设,共建造鱼礁单体346个,形成总空方量8532立方米。

推进2015年度中央海洋牧场示范人工鱼礁工程相关工作,拟建鱼礁单体342个,形成总空方量9234立方米。

海洋整治

考洲洋清理海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

退出的养殖与捕捞面积相当于12平方公里,占考洲洋海域面积的42%,占考洲洋此前所有养殖与捕捞面积的63%。

整治

考洲洋清理海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

“考洲洋海域养殖与捕捞设施清理整治前,海水养殖面积达2.9万亩,占考洲洋海域面积的67.5%。”惠东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罗日新介绍,近年来,该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考洲洋海域进行了全面整治。据统计,实施清理整治工作以来,共清理海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清退滩涂、浅海围网养殖1.4万亩,拆除围网设施长度达22万米;清退迷魂阵网、拦网、网虾等非法捕捞作业工具230多槽,拆除捕捞网具长度达4万多米。退出的养殖与捕捞面积相当于12平方公里,占考洲洋海域面积的42%,占考洲洋此前所有养殖与捕捞面积的63%。

“密密麻麻的围网如同一堵墙,严重阻碍了考洲洋水流速度与流量,弱化了海水的自我净化能力。”罗日新说,水体交换缓慢也造成了考洲洋底泥的大量淤积,海床提高。经过清理后,能明显观察到考洲洋水体交换速度加快,海水纳潮量大为增加,海域的水质明显改善,海水明显清澈湛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同时,围网养殖的退出,为考洲洋腾出了1.4万亩的自然水域面积,极大地增加了鱼、虾、贝类的饵料基础和栖息繁衍场所。而非法捕捞作业方式的清退,有效遏制和削减了洋内天然水域的捕捞强度,使考洲洋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得到保护、增殖和改善。据一些当地撒网捕鱼的渔民反映,各类网具清拆后,撒网捕鱼的渔获量同比明显增加。

投礁

三角洲人工鱼礁共建造单体346个

从2009年到2012年,该县在海况、资源和交通条件都比较好的港口大星山海区建设了2座人工鱼礁,分别是大星山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和小星山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共投入资金2270万元,建成8个礁群,投放2145个礁体,总规划礁区面积达11.2平方公里。“这相当于给鱼儿们安了一个新家。”李雄英说,2011年10月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的对该县人工鱼礁的调查显示,大星山人工鱼礁区域内的水生物种、渔业资源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礁区范围内海水流速得到缓冲,同时杜绝了底拖网渔船进入人工鱼礁区内作业,礁区形成了新的鱼类饲料、产卵、幼鱼繁殖和栖息场所。二是生物资源密度增大且生物种类增加,一些濒临绝迹或已为“稀有”的物种纷纷在礁区聚集。三是渔获量明显增加,据当地渔民反映,礁区周边的流刺网作业和礁区的手钓作业渔获量明显高于礁区以外的海域,渔获物中优质鱼类的比例和规格明显高于未投礁体以前,渔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快三角洲人工鱼礁区建设。据介绍,该鱼礁项目由农业部投资360万元建设,项目主体于2016年3月启动建设,共建造GDC013#鱼礁单体346个,形成总空方量8532立方米。同时,该县积极推进2015年度中央海洋牧场示范人工鱼礁工程相关工作,该示范区人工鱼礁项目由农业部投资370万元建设,拟建鱼礁单体342个,形成总空方量9234立方米。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黄少卿 林毓伟

制图:孙培峻

新闻推荐

8名受困船员成功获救 陈奕威指挥营救两艘遇险香港籍渔船

本报讯(记者袁畅赖金朗)台风“苗柏”来袭当晚,市三防指挥部灯火通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等在此彻夜值守,指挥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