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堂”活动引导居民传播文明 惠城区龙丰街道串点连片推进示范片建设
上排流动摊贩被请入龙丰美食一条街(上排小贩中心)经营;“四堂”(即机关学堂、青年讲堂、彩虹课堂、夕阳乐堂)活动引导居民传播文明、热心公益;加大力度整改城市“牛皮癣”、早夜市、“门前三包”等薄弱环节,让文明创建惠及群众……今年是惠州市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 “四连冠”的冲刺之年,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掀起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热潮。“文明创建大家谈”活动日前走进惠城区龙丰街道,了解该街道在文明创建方面的主要措施、成效及创新举措。
实施 “三员责任制”和责任包干机制
“要不断完善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机制。”龙丰街道办事处主任汪建辉说,龙丰街道集结力量全力以赴共创文明,具体来讲就是实施 “三员责任制”和迎复检责任包干机制。
在“三员责任制”和迎复检责任包干机制落实过程中,龙丰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挂帅,抽调机关各部门、各村(社区)和直属公司工作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全员迎复检队伍”,落实“三员责任制”(即每个党员干部都是迎复检的宣传员、卫生员、城监员)和迎复检责任包干机制,从重点内容、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入手,集中力量打好卫生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牛皮癣”清理、违建清拆等“重点难点战役”,确保以最靓丽的环境、最整洁的街面迎接复检。
“每天能走在干净的路面上,小街小巷、小区内部、菜市场里的设施都不断完善,这是我们看得见的文明城市。”龙丰街道居民廖海波深切感受到了文明创建以来周边居住环境的持续改善。
推行“1+3”模式推动志愿服务
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龙丰街道新联社区居民丽姨都早早来到新联社区家庭志愿服务中心开展各项服务,成为志愿者中的积极分子。在新联社区,像丽姨那样被社工带动起来的志愿者还真不少。目前,新联社区志愿者已从原来的数百人发展到上千人。
汪建辉告诉记者,龙丰街道通过“1+3”志愿服务模式(以社区家庭志愿服务中心为主导,配置1名社区行政人员带3名专业社工),通过民生服务、业主服务、关爱服务3大板块,带动若干个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汪建辉透露,接下来,龙丰街道将在新联社区文明示范点的基础上,继续打造街道特色品牌,在兴合坊小区和万林湖小区分别打造以“孝有恩,恩尽孝”和“不学礼,无以立”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文明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串点连片,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内涵,推进文明示范片建设。本报记者谢菁菁
新闻推荐
专项整治+常态管理提升创建成果 惠城对文明城市迎检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志愿者骑行宣传文明创建。6月12日,惠城区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工作推进会,对迎检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根据《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