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编快板讲述大亚湾变迁 澳头居民何晓奎订阅《惠州日报》积累写作素材
何晓奎展示创作快板底稿。
“一家三代住澳头,买了房、安了家,要在澳头把芽发。九二年、离开家,二十六个冬与夏。”日前,在大亚湾区澳头街道居家养老中心的一次日常医疗讲座上,家住澳头的何晓奎老人在医师讲课的间隙,为大家表演了一段自编自演的快板书,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何晓奎的快板总长110句,讲述了他从1992年来到大亚湾工作后经历的大亚湾的发展变迁。同时,也诉说了他和老伴退休后在居家养老中心受到悉心照顾的幸福晚年生活。
曾是业务员,跑遍惠州大街小巷
“当年打拼到此地,桩桩件件在心里,高楼少、街道小,到了晚上静悄悄。”何晓奎告诉记者,他今年65岁,1992年作为国企优秀业务员被挖到惠州一家私企担任业务员。此后的几年间,他走遍了惠州的大街小巷,推销建筑材料。尤其是当时的大亚湾,总共只有几条像样的街道。现在人口稠密的比亚迪工业区,他曾经经常经过,当时一片荒无人烟的景象仍历历在目。
“1993年升了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调控大开展,蓄势待发大亚湾,中海油,加壳牌,重大项目接连来。”何晓奎逐渐适应大亚湾的工作生活,1993年以来,大亚湾开始的各方面变化,何晓奎一一列入自己的快板书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兴旺,大亚湾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高速公路家门前,条条连通大亚湾,五十公里去深圳,一个时辰打来回。水泥路进村庄,水泥客运不停歇。”除了交通条件,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善也都有提到。他唱到:“小初高,教学好,高考成绩列前茅,过不了,几多年,大学办在家门前。”
居家养老中心服务让他感到贴心
从今年年初开始,何晓奎的老伴成为居家养老中心最早来享受服务的老人。老伴自打加入了居家养老中心的广场舞队伍,就有了固定的室内活动场所,在养老中心跳舞,不仅有专人指导老人健康运动,而且还不扰民。在老伴的带动下,如今何晓奎也成了养老中心的常客。
“大亚湾澳头镇(应为澳头街道),居家养老有中心,有牌打有棋下,有歌唱,有舞跳,还有专人作指导。去旅游,到公园,车接车送买保险。”何晓奎说,在养老中心每天都有医疗讲座或者身体检查等不同活动,最让他感动的是之前的踏青游玩活动,中心的社工服务周到,还给老人都买了保险,让老人感觉很贴心。
居家养老中心拟将节目推上社区舞台
问及为何能创作这样长篇的快板作品,何晓奎告诉记者,一方面,他从学生时代就爱好快板表演,2008年奥运会时曾创作超长快板,写了整整一本笔记本那么厚。他还保持了十几年来订阅《惠州日报》的习惯,从中了解惠州的大事小情。此外,看书也是何晓奎的爱好,以前会自己买书看,如今居家养老中心有老人图书室,他成了这里的常客。
何晓奎的评书在端午节期间创作出来,如今他还在不断查阅资料,进一步完善、充实,每次改编后都会表演给养老中心的其他老人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居家养老中心社工黄林英告诉记者,中心希望将老人的快板表演与其他老人排演的歌舞节目结合起来,推到社区文艺演出舞台上,让更多的人听到老人述说大亚湾变迁历程。
文/图 本报记者张 晨 通讯员何华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晓娜通讯员惠环宣)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惠州市国家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国家环保部统一部署,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