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校扶千校”打造精品教育 与高等院校基础教育品牌深度合作,实施“深度教学”实验研究……

惠州日报 2017-06-13 03:45

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的孩子们在义联小学开展活动。

日前,在霞涌街道义联村的民居小院落里,一群孩子在屋前葱郁的黄皮树下,在小主人的带领下,清洗刚摘回来的蔬菜,收拾好桌子准备晚餐……这是去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的孩子们第二次来到义联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农村娃学习生活。

与名校结对子,让乡下和城里的孩子们互相感悟和学习长处,这只是大亚湾区宣教局提出的“千校扶千校”打造让群众满意精品教育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亚湾区在加大基础教育硬件投入的同时,先后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基础教育品牌,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加强与惠州市一中、市第十一小等本地教育品牌联系,打造精品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典型案例

城里娃进村带来新理念

“这是我们第二年来到义联小学开展学习活动。”带队的广州市白云区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副校长陈海淑介绍说,秉承“办没有围墙的教育”理念,中大附小将孩子们带进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农村的别样风光和风土人情,深入体验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

此次中大附小的238名小朋友被分为32个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住进义联小学18名学生的家里,进行家务活体验、分享爱心礼物、为住宿家庭表演节目等活动,并在学生家长的带领下走进田园,体验农家生活。

两天一夜的活动,孩子们都收获颇多。对于这些来自广州的孩子来说,农村的广袤空间让他们耳目一新:农家小院里生火做饭、田间地头亲手采摘蔬果,感受农家孩子的淳朴;这群城里孩子来到乡村,他们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形象,开阔的知识面也让农村孩子感触良多。

老师及家长们也纷纷表示,两校间开展社会实践交流活动,能让孩子走近大自然,感受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差别,让双方师生感受到不同的教育风格,既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又是一次极好的生活体验。陈海淑说,孩子们走近了大自然,感受了农村的简朴生活,体会了农民耕作的辛苦,能培养孩子珍惜当前生活的理念,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非常有意义。

“对我们乡村小学来说,不仅让孩子们通过交流加深了感情,增长了见识,城市老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带到了乡村小学,让我们的老师深有感触。”义联小学校长黄炯辉坦言,作为广州颇有知名度的学校,中大附小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对乡村小学未来的发展将带来积极意义。

乡村小学和城里优质学校结对子开展互动,这是大亚湾区近年来促进教育教学提升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大亚湾区宣教局获悉,该区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平台,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区管委会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区校合作框架协议》,与华中师大等知名学校进行系列深度合作,华中师大附属大亚湾小学开办以来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

主要举措

“千校扶千校”实现全覆盖

日前,广州先烈中路小学领导、教师一行,来到大亚湾区澳头光亚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帮教和指导工作。除了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的交流外,广州先烈中路小学的老师还带来了精品课程,优秀老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每一次交流活动,都让我们开阔眼界和思维,受益匪浅。”光亚小学校长杨冠儒坦言,城市优质学校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确实有过人之处,通过学习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将好的教育资源播撒到孩子身上。

“目前我区已实现"千校扶千校"工程的全覆盖。”区宣教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大亚湾区深入贯彻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精神,落实大亚湾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与综合素质提升有关培训方案,通过引入“活水”的方式,引导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帮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全面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构建“深度课堂”

为加快大亚湾区基础教育特色发展,提升全区教育现代化品质和综合实力,该区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澳头实验学校等7所学校的一、二年级开设了英语课程,完成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的试点工作;先后组织区内3所中学、3所街道第一小学与香港姊妹学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大亚湾二中、大亚湾三中、澳头第一小学、西区第一小学、霞涌第一小学分别组织教师到香港学校学习交流,拓宽教育视野。

与此同时,大亚湾区继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深度教学”实验研究,邀请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核心小组专家定期到大亚湾进行指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推动该区全面构建“深度课堂”。大亚湾区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加入了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发起的“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与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合作进行 “深度教学”实验研究和卓越教师促进计划项目,推进该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

此外,大亚湾区还启动了《大亚湾区义务教育学段核心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开展区域课程教学改革;启动了教育质量绿色监测体系,全面实施四、八年级质量监测。

亮点

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平台,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区管委会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区校合作框架协议》,与华中师大等知名学校进行系列深度合作。

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澳头实验学校等7所学校的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完成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的试点工作。

先后组织区内3所中学、3所街道第一小学与香港姊妹学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

实施 “深度教学”实验研究,邀请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核心小组专家定期到大亚湾进行指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推动该区全面构建“深度课堂”。

加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发起的 “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与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合作进行“深度教学”实验研究和卓越教师促进计划项目。

启动 《大亚湾区义务教育学段核心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开展区域课程教学改革;启动了教育质量绿色监测体系,全面实施四、八年级质量监测。

链接

2014年以来新建学校和幼儿园6所

2014年以来,大亚湾区共投入20943万余元,新建学校和幼儿园6所,扩建、改建学校2所,增加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5010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260个,增幅居惠州市各县(区)首位。

目前,该区正投入59191万元,新建澳头第二小学和西区樟浦小学,扩建西区第一小学和黄鱼涌小学,随着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大亚湾第二小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大亚湾外国语学校的建成招生,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比去年可增加7740个学位。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张 晨

新闻推荐

前4月590惠企减免关税3644.6万美元 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原产地企业帮扶活动

本报讯(记者杨熠通讯员刘凤军)为促进惠州市进出口产品“优进优出”,助力外贸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日前,惠州出入境检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