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项目获得特别金奖 首届科交会颁奖大会发出8大类奖项
首届科交会取得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是市民在科交会上体验新科技。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昨日是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举行的科交会颁奖大会发出8大类奖项,其中6个项目获得特别金奖、80个项目获得成果创新奖、81个项目获得优秀项目展示奖、10个项目获得最佳路演奖、20个项目获得最佳交易奖、80个项目获得优秀合作奖、81个项目获得优秀组织奖、54人获得先进个人奖。
记者了解到,本届科交会实现了“五个一”,即展示推介了一批最新高校科研成果、签订了一批产学研交易项目、搭建了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促成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吸引了一批学术界“大咖”参与。学术界和产业界携手创新,共同呈现了一场科技创新的盛宴。
搭建一批成果转化平台
据悉,本届科交会吸引300所海内外高校携带约万个科技项目参加,重点推介展示6600项,10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路演,参观人数2.4万人次,来自企业及金融机构的专业观众达1.8万人次。
据统计,本届科交会交易科技成果696项,签约金额39.9亿元。其中,广东科技成果对接“双十”项目涉及金额2.1亿元;惠州企业签约456项,签约金额24.87亿元。
本届科交会校地合作也令人瞩目,搭建了一批成果转化平台。比如,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惠州市合作共建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惠州市政府共同设立设立“蓝火产学研联合创新专项基金”;启动运营网上科交会暨广东惠州技术成果交易服务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会……
促成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首届科交会促成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比如,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约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教育科研基地,打造国际教育学院、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科技园、智慧社区“三位一体”的科教综合体;同时,双方还将共建投资160亿元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科技园。此外,“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项目在科交会开幕式上签约,该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已有22所“985”“211”工程高校同意入驻。
“大咖”云集可谓是此次科交会的亮点之一。为期3天的科交会先后举办了高等学校技术转移国际高峰论坛、蓝火大讲堂·院士报告会、创新协作与大学技术转移国际研讨会等活动。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30多位院士及专家学者在科交会上掀起“智慧风暴”。本报记者游璇钰
新闻推荐
“惠州政策生态投资环境都很好” 高校代表到仲恺和大亚湾参观考察,盛赞惠州市环境好发展快
高校代表在惠州赢合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惠州的政策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都很好。”昨日,出席首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