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有品牌大家快乐动起来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社区群众在体育馆开展跳绳比赛。
▲汝湖仍图体育指导员教村民练习龙形拳。
▲汝湖上围村体育指导员在教村民跳广场舞。
▲马安组织群众开展篮球比赛。
▲社区文体设施成为居民群众健身娱乐的首选。
球场上打球、健身器材上做运动、广场上跳舞、棋牌室里下棋……如今,在惠城区的小区场所、乡间空地都能看到群众开展健身运动的身影。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惠城区日前出炉了 《惠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以下简称 “《计划》”)。按照《计划》,两年后,惠城逐步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市区打造10分钟体育圈乡村建设5公里体育圈
“阿芬,我带君君去广场玩了,你洗了碗就过来跳舞。”这两年来,只要不是刮风下雨,横沥镇横星村村民王大娘每天吃了晚饭的固定节目,就是带孙女到该村的文体广场上玩。在这里,孙女可以和伙伴们玩,王大娘就和村里的老姐妹们在健身器材上健身。
“你非我莫娶,我非你莫嫁……”随着音乐声响起,王大娘和媳妇阿芬一起加入队伍中,尽情跳起广场舞。
据悉,横星村文体广场2015年建成,这里设有乒乓球台、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还有一个小型舞台,已经成为该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惠城区大力推进在公园、广场、绿地以及居民较集中的社区配套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设施,2016年还推进20个自然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推动体育活动进村、进企、进社区。
根据《计划》,到2020年,惠城区各镇(街道)将有独立的体育工作站,并培育各自的体育名片,逐步形成“一镇(街)一品牌、一村(居)一特色”的良好发展局面。该区计划每个街道建1个健身小广场(公园),每个镇建1个全民健身广场,每个行政村(社区)建1个健身点。
其中,农村体育以镇为重点,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逐步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处以上体育健身场地、1个体育健身指导站(点)、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支体育健身团队、1项体育特色健身项目。建设和发挥好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为农民体育健身服务。
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有1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个体育俱乐部、1个体育健身指导站、1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1批体育健身团队、1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
根据《计划》,到2020年,全区人均使用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63平方米以上,逐步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汝湖南新村社会体育指导员艾叔云擅长跳舞,经常带着村中的姐妹在广场上跳舞,并组建了幸福舞蹈队,她们的队伍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
2014年,汝湖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全镇有27个社会体育服务点、27名农村文体协管员、50多名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在全镇开展了健美操、排舞、瑜伽等培训班,举办了具有汝湖特色的农民运动会等全镇性文体活动数十场次。目前,全镇有上围村舞稻草龙队、仍图社区龙形拳队、水上社区龙舟队、兴湖社区健美操协会、虾村阳光健身队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健身队伍52支。
“在农村发展舞蹈队是很受村民欢迎的。自从有了这个服务站,我们体育指导员经常联系,大家一起发力,体育健身的理念很快就被村民接受了,大家都爱上运动了。”艾叔云高兴地说,最近她刚参加了广场舞公益培训,又学会了新舞蹈,准备教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跳。
据介绍,除了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外,惠城区还将倾力打造体育活动新名片,充分发展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做强龙舟赛、动感广场等活动品牌的基础上,挖掘本土资源,整合外部资源,打造羽毛球擂台赛等一批惠城体育新名片,促进体育工作全民化和社会化。
此外,为让群众科学健身、快乐运动,惠城区成立了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化管理网络。建立健全覆盖村(社区)体育站点的工作队伍和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指导站、文体活动站、晨晚练点和青少年俱乐部,以及服务基层体育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同时,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培训、业务交流、表彰奖励和必要的工作补贴。
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覆盖率100%
据悉,今年惠城区计划继续补充完善村(社区)的健身设施配备,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优先安排美丽乡村试点村、名镇名村建设全民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惠城区体育局局长邓远辉说,该区计划以打造黄沙洞户外运动营地为试点,完善室外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运动设施,积极发展休闲体育文化。
同时将启动体育动馆设施建设。根据有关要求,惠城区要新建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田径场、体育馆等场馆设施。
“我们还计划筹建一所羽毛球特色体育学校,校内还要建一座适合举行国际顶级赛事的羽毛球馆,目前正在选址中。”邓远辉介绍说。
亮点
到2020年,各镇(街道)将有独立的体育工作站,并培育各自的体育名片,逐步形成“一镇(街)一品牌、一村(居)一特色”的良好发展局面。计划每个街道建1个健身小广场(公园),每个镇建1个全民健身广场,每个行政村(社区)建1个健身点。
农村体育
以镇为重点,逐步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处以上体育健身场地、1个体育健身指导站(点)、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支体育健身团队、1项体育特色健身项目。
城市体育
以社区为重点,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有1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个体育俱乐部、1个体育健身指导站、1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1批体育健身团队、1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
制图:孙培峻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郑国瑞 谢菁菁 通讯员程理均
新闻推荐
1、惠州市小金口街道办事处金宝山庄(南区.金宝良园)17号楼1103房的房产项目,建筑面积205.01平方米,转让底价为102万元,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