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东较场的变迁 它是明清时期演武场民国时期市民公园抗战时期精神地标如今是龙门县城繁华的文化与商业地带
1947年,龙门在东较场为抗日英烈建立纪念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较场是当时惠阳地区较大规模的体育场之一。
时至今日,龙门东较文化广场依旧是龙门人进行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翻拍
上世纪90年代,东较场周边建起影剧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较场有田径场、足球场等设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较场先后举办过多场群众文体活动。
龙门县城是一个生活舒适的小山城,人们逛街购物或者休闲娱乐,往往喜欢去一个地方——— 东较场。
对东较场的记忆,龙门与生俱来。龙门的东较场,在古城东门外,它最早的称呼为“演武场”,清中期改称为“教场”,到了现代则变成了“较场”“东较场”。它在民国时期变成现代公园,如今的龙门东较文化广场,即为龙门古城东门外演武场、教场所在地。数百年来,龙门东较场的名字不断更改,角色也在不断变换中,它是龙门历史的一个展示舞台,在龙门历史中写下了重要一笔。
明清
军队练兵演武之地
教场(亦称较场),乃为旧时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称:“明日五鼓,皆集教场听操。”自古以来,“教场”演武,充满了阳光之气。
教场因军事而生。要弄清楚龙门教场的来历,必须先说明白古时龙门的驻兵情况。
清咸丰元年(1851)《龙门县志》记载:“明弘治九年建县时,立五屯十八寨,仿古寓兵于农意。明崇祯末年,兵燹四起,十七年一变。清顺治四年又一变,七年平靖,两藩再定广东,以龙为"岩邑"(险要的城邑),命守备张善领兵防剿,寻题授龙门城守营守备,辖经制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康熙二十三年,裁把总一员,后撤兵一百七十三名,留兵三百二十七名。”
该县志又载:“雍正年间,增城定专营之制,改龙门营守备为左营守备隶之,分防增城、龙门各城汛。”其中,龙门城汛分防六汛三卡,有城守备一员、左营右哨城守把总一员,驻防兵(除奉拨外)八十九名,外委把总一员,额外外委一员,拨防兵九十名。此外,城外各地还有路溪汛、将军帽汛、庙子角汛、龙虎滩汛、永清汛、铁岗汛等汛卡,驻兵从十多名到数十名不等。
那么用于操练士兵和演武的龙门演武场,具体在何时设立?
清康熙六年(1667)《龙门县志》有记,“演武场在东门外,堂三间,前捲蓬一座,东西孔道。左有义勇祠,知县李万宁植松千株。”
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则称,“教场,在东门外,有演武亭一座,拱篷一座,明知县李万宁重葺,乾隆三十五年守备马廷宗重修。”李万宁任龙门知县的时间为明万历十二年至十七年,由此可知,龙门演武场最迟在明万历年间就出现了,且屡有修葺,到了清代中期称为“教场”。
明代演武场所在地,为丘陵平坦之地,自设立后,为政府练兵演武之所,也是军队用于教习的场地。
不过,明万历四十年上任龙门知县的福建人林宪曾认为演武场的用处应该更改,他在《县治议》指出,“若稍辟城垣,围出演武场之外,收东郭圩庐舍,凑集人烟,即以演武亭建为治所,太微营室,象魏悬书,气势鸿庞,河水朝会,去来不见,尤为利益。”
不过,林宪曾上书上官“以演武亭建为治所”的建议,反应平平,最后不了了之。
民国
修葺后成东教公园
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的“县城内外全图”上,“演武亭”清晰标注。不过,人们已经习惯用教场取代演武场的称呼,东门“仁育门”前面的道路卖鱼街标明“出教场”。
龙门古城东门“仁育门”城楼,又称东楼,是龙门四个城楼最大的一个,紫气东来之门,历来受到主政者的重视。清代军装库设于此,以方便士兵使用。
《龙门文史》(第四辑)记述,据曾参加民国《龙门县志》采访工作的陈任天老人提供的信息,清朝期间,东教场北面有演武亭,南面有照壁,中间有跑马道,是当时朝廷选秀才时较量骑射水平的场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震撼全国,各省纷纷宣告独立,广东的同盟会会员潜回各县组织民军起义。广州于1911年11月9日光复。当时同盟会员麻榨人王慎堂、正果人王百宸被派往增城、龙门从事起义活动。他们很快组成增城、龙门两县联合的民军营,由王慎堂任营长,王百宸任副营长,于1911年10月27日晚上一举光复增城。随即挥师北上,龙门守城清军投降,龙门县亦告光复。
辛亥革命,让清廷大厦倾覆,也让龙门教场完成了它的原始使命,未知的旅途,也是更为多彩的旅途,就此展开。
进入民国,龙门东教场变成了刑场,不时有“犯人”在此被处决。此后,唯见荒茔孤坟,四处一片荆棘,每当夜幕低垂,萤光惨绿,鼠窜虫鸣,过往之人莫不绕道而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民党军余汉谋部队辖下的九五九团团长翟守鸿带兵驻守龙门,将东教场平整,作为操场,随后又清除坟茔,拆照壁,筑亭台,设假石山,建九曲池、九曲桥,把四周灌木、杂草去除,自西边林间直至南端,辟作花园,建德清亭、峻峰亭、石泉亭三座。德清亭和峻峰亭各有亭联,前者为“德泽遗留怀召伯,清谈亭内战群儒”;后者为“峻岭回环青天在望,峰峦卫列红日来朝”。石泉亭在原照壁附近,亦有亭联:“石立千寻青山屏障浑无尽,泉流九曲碧水萦回静不波”。
东边树林内,有体育设施,北面建松竹亭,亭联为:“松地有尘风自扫,竹门无锁月常关”,树荫下设儿童游乐场。东教场入口处,建一高大牌坊,颜其额曰“伯芹门”,两旁有旅长利树宗书撰的对联:“体格刚强堪胜敌,育才征战可争雄”。
经过一番修葺,东教场摇身一变为东教公园,花木葱茏,空气清新,体育设施完善,成为人们休憩闲逛和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抗战时期
成为集会纪念活动场所
好景不长,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不断南侵。不久,国民党军九五九团奉调上海抗日,龙门县城也屡遭敌机轰炸,也曾被日军窜扰,东教场无人管理,亭台坍塌,杂草丛生,遂成荒芜。
不过,东教场自明代形成的阳光、正义之气,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凝聚着龙门儿女的热血与精魂。东教场又成为龙门重要的活动舞台,人们在此集会、建纪念碑等,以此表达爱国爱家之情怀、一致抗日之决心。
抗战初期,龙门县开办青年干部训练班和乡镇人员训练班,共有学员150人,结业后分配到地方团队及各乡镇工作。其中有个姓李的学员,被任为抗日自卫队小队长,驻扎永汉。一次,日寇由增城北上侵扰龙门,李奉命率部开往增龙交界的铁扇关,据险阻击敌人。当日寇进犯时,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后来因敌众我寡,李与敌肉搏时,壮烈牺牲,年仅20岁。为表彰忠烈,龙门县各界在县城东教场举行追悼会,在众多的挽联中,有一联曰:“百五学子,矢志奉公,惟君杀敌成仁,烈魄忠魂堪景仰;二十壮龄,捐躯殉国,念汝留孤遗寡,秋风冷日倍凄其”。邑人读之,无不潸然泪下,同仇敌忾之心益固。
1945年夏天,龙江人刘其敬在龙江石墩抗击日军,壮烈牺牲。龙门国民党当局在东教场露天检阅台(今龙门影剧院侧)右边建一纪念碑,碑正面镌有抗日名将张治中题词:忠烈可风。1946年,东教场内(今县电视台)建起一座中山纪念堂。
从城郊到城内
东较场的地理位置随着龙门县城扩容而“位移”
风风雨雨数百年
其古今面貌也发生云泥之别
唯有其每一寸土地承载的龙门历史
依然脉络清晰、历历在目
建国之后
从运动场演变为文化广场
1949年8月14日,龙门县解放。此后,东教场成为龙门县规模最大的运动场。在称呼方面,东教场渐渐变成东较场。1962年,东较场内建起第一个灯光球场;1967年,建成田径场、足球场;1979年,跑道铺上煤渣,筑起看台,还建有铁栏杆围住,成为当时惠阳地区较大规模的体育场之一。此后,这里先后举办过多场运动会或体育表演。
后来,东较场周边又建起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广播电视大楼、体委大楼等单位建筑,形成了文体一条街。东较场也成为县城居民经常光顾的文体活动场所,一些单位亦经常在此组织文体比赛。
2007年,龙门县政府在征集各方意见后,对东较场进行改建,并将其改称为 “东较文化广场”。现在,东较文化广场内固定的设施有门球场、儿童游乐场、舞台等。周边还有茶吧、咖啡馆、凉茶铺、购物广场,成为一个集娱乐休闲、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文体商业广场。广场总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绿化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另有水系设施及舞台等。白天,广场内散步的、游玩的、购物的人络绎不绝,每当夜幕低垂,舞蹈、体育健身活动随处可见,热闹异常。
这个明清时期离县衙约1公里的演武场,这个民国时期的市民公园以及抗战时期的精神地标,几经建设、几经荒芜,如今,变成了龙门县城繁华的文化与商业地带。
从城郊到城内,东较场的地理位置随着龙门县城扩容而“位移”,风风雨雨数百年,其古今面貌也发生云泥之别,唯有其每一寸土地承载的龙门历史,依然脉络清晰、历历在目。
新闻推荐
玩微信红包当心泄露登录密码 一女子利用微信窃取同事3000余元
东江时报讯近日,惠阳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盗窃案,抓获一名通过微信钱包转账,窃取同事工资卡内钱款的犯罪嫌疑人。事发当日,惠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