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征集《惠州抹香鲸赋》 市海洋与渔业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举办抹香鲸有奖征名征徽征文
本报讯 (《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3月12日至15日,一头在大亚湾海域迷途搁浅的抹香鲸引发海内外关注。惠深港三地紧密合作,展开一场“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社会参与”的抹香鲸紧急救护大行动,但未遂人愿,抹香鲸最终不幸死亡。今年年底,人们将在惠州抹香鲸馆看到抹香鲸及其幼体标本,通过它们认识鲸鱼、了解海洋、感悟生命。
拯救大型鲸类在国内极为罕见,发生在大亚湾海域的这次抹香鲸救护行动,为人类创下了多个首例 (次)——— 人类首次尝试对成年活体抹香鲸进行听觉能力测试、世界首例解剖后发现有胚胎的抹香鲸、世界首次完整地制作抹香鲸胚胎标本等,其价值和意义超出了事件本身。
为充分体现公众对抹香鲸的满腔热忱和真挚爱心,感召更多人呵护生命、爱护海洋、保护环境,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举办抹香鲸有奖征名、抹香鲸馆馆徽LOGO有奖征徽、《惠州抹香鲸赋》有奖征文活动——— 给留在惠州的抹香鲸母子分别起个好名字,为抹香鲸馆设计个好LOGO,为救护抹香鲸行动赋文纪念。
活动内容分别如下:
一、抹香鲸标本有奖征名活动
1.起名对象:抹香鲸及幼崽。
2.起名要求:富有意蕴,体现抹香鲸母子的特点。
3.投稿方法:可通过《东江时报》的微信、微博后台留言,以及通过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参与本次活动。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联系地址及电话,并简明扼要解释名字含义。重名的,先到为上,以主办方收到时间为准。
4.活动评选: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初选、复选,结合网络投票(刷票无效),选出10个入围作品。6月8日(世界海洋日)公布评选结果。
5.奖励:对10个入围作品,最终采用的奖2000元,未采用的各奖2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惠州抹香鲸馆馆徽LOGO有奖征徽
1.设计对象:惠州抹香鲸馆(中文名),HuizhouSpermWhaleHall(英文名)
2.馆徽要求:
(1)主题突出,构思精巧,简洁明快,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能高度概括惠州与抹香鲸的独特情缘,反映惠州海洋与生态文明的和谐之美;
(2)必须为原创,未经发表,无著作权(版权)纠纷;应征的个人或机构可提交多件应征作品。属于多人共同创作的,由所有创作者共同署名。
3.投稿要求:
(1)投稿人应提供书面稿件一式三份,其中彩色图案一份,黑白图案一份,黑白坐标图案一份。均按A4纸规格,注明标准比例和标准色。同时递交电子文档(JPG格式)发至主办方电子邮箱;
(2)设计图稿须有馆标设计图的创意、内涵的详细说明;
(3)来稿一律不退,投稿人须完整保留高精度的设计原图(如AI、CDR、PSD、PNG等格式),以便选中后提供给主办方;
(4)投稿人身份(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请单独书面说明。
4.评选奖励:
(1)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馆徽LOGO设计方案进行初选、复选,评选出5个入围方案,并从中确定1个最终采用的方案。6月8日 (世界海洋日)公布评选结果;
(2)对采用的1个方案奖励8000元(个人所得税由投稿人自付),对未采用的4个入围设计方案分别奖励2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惠州抹香鲸赋》有奖征文
1.征文题目:《惠州抹香鲸赋》。
2.征文主题: 通过记录这起抹香鲸救护行动,铭刻个中感人细节,歌颂各方无私付出,传递善待生命、热爱海洋、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倡导全社会共绘人海和谐的图景。
3.征文要求:以古文体“赋”的形式创作,文章不超过1000字。文末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联系电话。
4.评选奖励: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评出4件入围作品。对最终采用的作品奖10000元 (个人所得税由投稿人自付),并颁发荣誉证书;对未采用的3件作品各奖2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四、活动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面向社会各界人士。相关事件背景新闻可登录今日惠州网抹香鲸专题页面(http://www.huizhou.cn/zt2017/17mxq/)查询。
2.信封上及电子邮件主题请区分注明 “抹香鲸征名”、“抹香鲸征徽”、“抹香鲸征文”字样。
3.邮寄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江北三新路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时报社收,邮编:516003。
4.官方邮箱:hzmxj01@163.com。
5.官方微信公众号:东江时报(dongjiangshibao)。
6.联系电话:0752-2239110、18898898855。
7.截稿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5月31日截止(电子邮件以发出日期为准,信函以邮戳为准);
8.凡被采用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和投稿人的承诺,其所有权、著作权、使用权、修改权、传播权等均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9.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新闻推荐
惠州高擎创新发展“火炬” 今年推动国家高新企业超700家、引导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
惠州市力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这是惠州赢合科技公司员工在调试设备。本报记者周丽琴摄今年推动国家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