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创新发展 全力赶超进位 本报评论员

惠州日报 2017-05-03 05:45

草长莺飞、万物竞发,1.1万多平方公里大地热潮涌动,惠州创新发展的进军号角再次吹响。

昨日,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创新发展大会精神,总结惠州市创新发展工作,部署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这既是对惠州创新驱动发展的一次梳理和检验,也是对惠州新一轮创新发展赶超进位的一次号令和动员。

“日新之谓盛德。”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创新驱动也是形势所迫。当前,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再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必难以为继。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惠州要迈上新征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宏伟目标,为服务广东 “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创新驱动发展是无法绕开也不能绕开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惠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大力抓好平台构建、高企培育、人才引育、院所建设、政策配套等,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不断增强,推动了全市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市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创新发展智力支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合力明显提升,尤其是高标准建设环大亚湾新区和潼湖生态智慧区两大战略平台,有力促进了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环大亚湾新区以全市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1/3的经济总量和近1/2的税收收入;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较短时间内聚集了一大批引领型高端项目,引进了思科潼湖科学城、中科新能源研究院等一大批创新高端项目。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比全省创新发展大局,对比珠三角先进市,惠州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是小步快跑,人家是快马加鞭。这与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与惠州未来发展目标要求不相符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我们承认相对落后,但不甘于落后。全市上下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正视差距,奋起直追,推动惠州市创新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新成效,全力赶超进位,为全省创新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全力赶超进位,必须着力打造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努力在参与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锁定打造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不动摇,加快完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大力办好高水平“科交会”;必须着力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努力在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有新举措,狠抓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投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努力在把创新落实到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海绵行动”,做多做优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多支柱的新兴产业体系;必须着力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努力在推动既定工作部署落实上有新机制,落实创新发展领导责任,完善创新发展政策措施,加大考核督查力度。

号角催人,时不我待。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惠州转型升级、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全市创新发展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高度重视、勇于担当、奋勇争先、扎实工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赶超进位,我们才不会错失历史机遇、辜负时代重托,才能够为广东落实“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推动惠州迈上新征程、实现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本月起城管执法必带记录仪 惠州市城管部门购置配备执法记录仪317台

城管执法记录仪小巧轻便。本报记者谭琳通讯员钟慧绮摄本报讯(记者谭琳)5月1日,《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规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