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更多讲实效的乡村少年宫
一些人认为,少年宫大多集中在城市里,对于农村娃而言显得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惠州市的一项实践举措颠覆了这种观念。据5月11日《惠州日报》报道,龙门县已建成2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在2012年就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板块,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成为惠州市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之一。据了解,惠州市从2011年开始就将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经费纳入市、县(区)级财政预算,每所学校少年宫给予3万元建设补助经费,在2012年实现了全市乡镇中心学校全覆盖。截至2016年12月,惠州市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共投入经费1668万元,已建设乡村 (城市)学校少年宫207所。
大树底下好乘凉,少年宫里好成长。遍布全市各地的学校少年宫为惠州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提升和健康快乐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笔者认为,要更好发挥少年宫尤其是乡村少年宫的作用,让农村娃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果,需要在“安全”“惠民”“特色”三个方面下足工夫。
安全是前提,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切实加强乡村少年宫的使用管理。比如,抓好少年宫的建筑的防火安全,做好未成年人来回少年宫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同时,防止教育教学活动出现意外事故。惠民是保障,少年宫建设工作要突出公益性,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共同支持乡村少年宫做强做优,真正实现惠民。惠州市少年宫建设经费中,就有不少是来自社会爱心捐赠援助。目前惠州市不少少年宫辅导员是穿着“黄马甲”的志愿者,建议继续在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中招募志愿者辅导员,让孩子们在少年宫免费接受优质教育。特色是后劲,要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以龙门县为例,可以通过少数民族舞蹈 “火狗舞”和打陀螺、板鞋竞速、高脚竞速等特色活动传承瑶族文化;此外,龙门县还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可在少年宫活动中突出“足球”元素,等等。少年宫建设应挖掘利用此类特色资源,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促进城市、农村的孩子全面成长、健康成材、特色发展。(阿 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宇翔通讯员王金火)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惠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到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蓝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