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妈:在事业和家庭中平衡行走

惠州日报 2017-05-13 05:14

刘晓蔚在给孩子们上交通安全知识课,她从中不断了解和学习如何跟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 (翻拍)

工作中的张利萍始终面带笑容。(翻拍)

虽然工作密度大,但身为导游的蔡云霞十分享受其中乐趣。(翻拍)

更多内容请关注惠报民声公众号。

“工作和家庭,二者相加才是完整的幸福。”这是如今不少职场妈妈的人生哲学。母亲节前夕,本报记者走访了3位来自惠州市不同工作岗位的职场妈妈,一起听听她们兼顾工作与家庭的背后故事。

警花妈妈刘晓蔚

怀孕初期仍坚守春运执勤岗位

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江南大队女子队民警刘晓蔚入警已5年,每逢节假日,她都坚守在最繁忙的岗位上。日常的路面执勤,还有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信访答复的工作她样样都有涉及。在市区环城西路一带,每到周末车流量大,执勤加班更是成了常态。她是一名交警,也是一位两岁孩子的妈妈。

在她怀孕初期正逢春运,由于每位同事在每个片区都有执勤和巡逻任务,她并不想给其他同事增添麻烦,自己便忍着不适坚守春运执勤岗位。经历了十月怀胎、生育哺乳后,将近30岁的刘晓蔚对“母亲”一词有了深切的体会。尤其在哺乳期间,一面是繁忙的工作,一面是待哺的孩子,从家里到工作地点有10公里,日子就在她奔忙之中飞逝而过。

经常加班,节假日无法好好陪孩子

女儿逐步成长,开始有了“想要妈妈陪伴”的意识和想法。“最近有合标车整治行动,周末也需要执勤,经常临时收到通知就得马上出发,女儿一看到我换上制服就知道我要上班了,哭闹是常有的事儿。”刘晓蔚说。

刘晓蔚总结出一套方法,每次因为临时任务需要出门,她都会给孩子一本识图的游戏书,引导孩子自个儿玩。“每次都给一本新的,否则没办法脱身。”刘晓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作为交警,每年有无数个加班,无数次节假日不能陪她玩,甚至错过了很多个女儿成长片段。”有时候,刘晓蔚出门出得早,孩子还未醒来;加班加得晚,回来时孩子已入睡,曾有几次连续48个小时没办法回家陪孩子,这让她心里有些愧疚。

不过,她也尽可能抽出时间陪女儿游戏、带她外出散步、读绘本、讲睡前故事。“过马路左右看,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停下站一站。”这是刘晓蔚和女儿外出散步时,经常念的一句话。从牙牙学语到现在,她已经能把这句话背得滚瓜烂熟了,点滴的进步让她心里很欣慰。

工作中让她学到不少亲子沟通方式

在工作上,刘晓蔚还是“交通安全教育体验课”的一名老师,也是交通安全“魔法箱”的负责人之一。据了解,这个“魔法箱”是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联合推出的少年儿童交通安全资源包,“利用 "魔法箱"进校园的形式,可以将交通安全出行的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小朋友进行教育。”

“我是自行车,我走的是非机动车道”“我是小汽车,我要走机动车道”……刘晓蔚在备课的时候经常设计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参与。在这当中,她接触了很多低龄段的孩子,对孩子成长阶段的特点也开始熟悉起来。渐渐地,她开始擅长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沟通交流。“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对我来说,这也是学习如何与女儿沟通的机会。”她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在惠州市还有无数位“警花妈妈”和刘晓蔚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作为母亲的她们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都尽力把工作和家庭处理好。

护士妈妈张利萍

做母亲后,更善于跟病患孩子和家长打交道

夜幕降临,不少人已进入梦乡,然而这正是张利萍和夜班同事忙碌的时候。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里,张利萍正在给一位扁桃体发炎的宝宝打点滴。面对嚎啕大哭的宝宝,张利萍并没有急躁,她一边轻声细语安慰宝宝,一边高度专注地寻找静脉血管,整个扎针过程很顺利,宝宝很快停止哭泣。

“有些孩子的血管不好找,又因为害怕哭闹厉害,家长在一旁也特别紧张,难免情绪较为激动。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告诉家长,我也为人父母,很能体会他们的心情,但请他们不要着急,护士一定会尽力做好。”张利萍露出了招牌笑容,十分甜美。她说,做了妈妈后,更善于跟病患孩子和家长打交道了。

“她面对病人特别温柔,总是满脸笑容,大家都很喜欢她。”提到张利萍,同事小郑竖起大拇指,为这位已有两个孩子的护士妈妈点赞。

患者的肯定让她很有满足感

从上班开始,张利萍就一直在各个病房里穿梭,忙得根本停不下来。除了给病人打针,急诊科护士有时还要参与抢救病人、出诊、做病情记录等。在急诊科,突发事件比较多,护士要有更好的体力以及较大的精神抗压力。“特别是晚上,各种各样的病例情况随时出现在眼前,反应要特别快。”张利萍说,小夜班从下午3:30到晚上10:00,大夜班则要从晚上10:00坚守到次日10:00,她一般会提前到岗。

在旁人看来,护理工作繁琐又辛苦,还因为工作时间的关系很难照顾好家庭。但在张利萍看来,每一个职业都有辛苦的一面,从事护理工作能够帮助人,让她充满热情且很有满足感。“我很喜欢跟病人聊天,在他们的肯定中,我觉得很温暖。”张利萍特别开朗,与她谈话间几乎没有听到一点对职业的抱怨。有时候,一些家长提出要求,让科室的“老手”过来给宝宝打针,这时候,别人会推荐张利萍,这让她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对这份职业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我觉得即使周末或节假日上班也没啥,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休息,去办事什么的更方便呢。”对于自己不定时的工作时间,她笑着说。

从不把工作压力带回家,在家尽心陪孩子

大宝5岁,小宝快6个月,说起两个孩子,张利萍一脸幸福。“我很庆幸,并没有因为工作关系缺失对孩子的爱,我也从不把工作压力带回家,我知道孩子需要我。”她说,虽然工作忙,工作时间不定时,但只要一回到家,她就会把所有时间都放到孩子身上。讲故事、带孩子做点心、做甜品、参加亲子活动……一样也不落下。

“工作一天这么累了,很多人回到家都喜欢玩玩手机、发发呆,你怎么有那么多精力呢?”面对记者的问题,张利萍再次露出了招牌微笑:“一听到孩子说 "妈妈我喜欢你""妈妈我要你",立刻又充满动力了。”

张利萍并不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在她看来,虽然职场女性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之处,但只要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乐趣,生活就没那么多抱怨。

导游妈妈蔡云霞

工作密度大,但她享受其中

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同,导游的工作轨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亲爱的团友们,到这边集合喽!”身穿运动服、脚踏旅游鞋,面带微笑,在工作岗位上的蔡云霞自信、开朗。她是惠州市新景界惠之旅旅行社的一名专职导游。从毕业至今,她从事这份工作已有10年了,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最喜欢的一份工作。

不了解的人以为做导游带着游客玩就行了,其实看似轻松的背后,导游要付出很多。“旺季时,我们基本整个月都得带团出行,每个月也就休两三天假。”蔡云霞说,虽然工作密度大,但她适应能力不错,属于去哪都不挑床的人。而且即使一些景点去了很多次,她也不觉得腻,因为每次都能接触到不同的客人,与客人的沟通让她充满新鲜感,所以每次出团她都很享受和团友相处的过程。

“很多人都认为导游是一份类似于吃青春饭的工作,其实导游需要自身沉淀,做得越长经验就越丰富,可以跟游客分享的东西越多。所以我觉得导游是一份真正让我投入全身心的工作。”蔡云霞说,在读书时,老师让他们写过一篇作文《十年后的我》,她曾励志要做个称职的导游,把客人当成朋友当成家人。如今她很庆幸,自己如愿做到了。

在外每晚都会和孩子视频聊天

工作上,职业带来的快乐让她更有自信;生活中,家人的默默支持让她更懂得珍惜。“孩子一直是婆婆帮忙照顾,她从来没抱怨过我的工作,我非常感激。”蔡云霞说,为了弥补自己平日里无法承担的责任,只要一回家,她就会主动分担各种家务活,减轻婆婆负担。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她也提前为婆婆挑选好了礼物。“与家人齐心协力营造融洽家庭氛围,让女儿有了很好的成长环境,孩子从小就很贴心。虽然我经常不在身边,但不到4岁的她做什么都能想到妈妈,这让我特别感动。”

一提起女儿,蔡云霞立刻流露出无比幸福的笑容。“家里有什么吃的宝贝都会主动跟奶奶说,要留一点给妈妈回来吃。”她说,每次带团外出最挂念的就是女儿,为了避免与孩子有距离感,她每晚一定会与孩子视频,和孩子聊天,教孩子唱儿歌、背诗。蔡云霞格外珍惜和女儿相处的点滴时光,在她看来,工作的流动性并没有成为她的障碍。相反,作为职业女性的她更习惯用平常心看待职业和家庭的关系。怀抱着乐观、开朗的心态,蔡云霞即将迎来二宝,她抚摸着肚子,幸福地述说着自己迎接新生命的喜悦。

●记者手记

家庭工作一肩挑,职场妈妈不容易

在职场妈妈的身上,承载着两个乃至多个社会角色,难免会产生角色冲突。在孩子出生以后,心有牵挂的她们,面临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挑战,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成为一道现实课题。每个职业都有各自的责任,这些妈妈在尽职尽责的同时,也在工作和家庭的天平中努力地去平衡。她们是众多职场妈妈中的一个缩影,从她们身上我们不难听到这样一个声音:“我是一个职场妈妈,要工作,也要带娃,忙、疲惫,但是我很快乐,从不曾后悔……”这就是大多数职场妈妈的心声。

母亲节到了,让我们一起向不同职业的妈妈们致敬!

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费 燕 陈 澄 通讯员郑海燕 王运广 邓闽榕

新闻推荐

暑期惠州至重庆每周加开3个航班

本报讯(记者戴建通讯员郑涣龙)记者昨日从惠州机场获悉,今年暑运期间,由重庆航空公司执飞的惠州往返重庆航线,将在每周三、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