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贡献突出新增企业成倍增长 第一季度全区14项主要经济指标居惠州市县区前三

惠州日报 2017-05-17 05:04

▲伯恩光学三和生产基地一角。

▲市民在科技创新孵化中心体验。

今年第一季度,惠阳经济总体上延续去年“稳中向好”态势,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特别是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创下去年以来的新高,为全市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整体实现开门红。

据统计,惠阳区首季度GDP为103.46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位。这是记者从惠阳区日前召开的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的。区委书记胡斯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滨出席了会议。

成绩

首季外贸进出口增26%

今年第一季度,惠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46亿元,比增9.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

在主要经济指标中,惠阳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龙头企业贡献突出和新增企业成倍增长。首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53亿元,增长13.8%,增幅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位。作为龙头企业的伯恩光学,首季度工业总产值增长19.8%,拉动工业增长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9.1%;去年以来新纳入统计的伯恩高新科技、富丽电子、捷普绿点等53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2亿元,增长2.9倍,拉动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

惠阳外贸形势也明显好转,首季度完成外贸进出口85.11亿元,增长26%,去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得到扭转。

首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0.8%,主要受增值税大幅增长拉动;首季度完成税收总额21.25亿元,增长91.6%,主要受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税收拉动。

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滨说,首季度2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惠阳共有14项指标位居全市各县区前三名,3项指标名列第一。其中,GDP增长9.5%,增幅高于市平均水平 (7.1%)2.4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二;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6%,增幅高于市平均水平(0.3%)25.7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一。

另外,惠阳第一季度用电量增幅也是名列全市第一。

措施

将组建区镇两级专业化招商团体

惠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莞惠”经济圈中心位置,面对深圳“东进战略”大好机遇,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今年全区计划安排包括交通、能源、环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宗,年度计划投资25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区新立项项目54宗,总投资83.8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8宗。

伯恩光学公司将完成新一轮的增资扩产,目前永湖、三和两个基地已进入投产阶段,捷普绿点等重点项目也建成投产,这些都成为惠阳区第二季度乃至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强大后劲。

“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东进战略"实施为契机,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等重点对象,实施精准招商、高效招商,确保完成全年488亿元的招商任务。”区委书记胡斯平在会上说,在坚持“全区一盘棋”招商的基础上,抓紧组建区镇两级专业化招商团队,常态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优质企业。特别是对有初步意向的招商对象,安排专门招商团队主动上门对接,量身定做有针对性的项目落户方案,力争以真诚、贴心、专业服务引进一批高质量的新项目。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惠阳的主要举措。惠阳将突出抓好2013年以来新立项140宗亿元以上项目和82宗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为抓手,对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的完成时效进行严格把关,不断提升项目的履约率、动工率和投产率。

胡斯平说,对出现减产的161家规上企业和进度较慢的38宗重点项目,全部安排区领导进行挂点帮扶,切实搞清楚这些企业、项目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协调解决好企业存在的用人难、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黄尉宏特约通讯员林锦成通讯员朱伟华

新闻推荐

优秀个人团体获表彰致力打造“人本服务” “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暨医疗卫生“精诚奖”评选结果公布

仲恺优秀医务工作者代表获表彰。杨鹏飞为优秀医务工作者代表颁奖。以社区医务工作者为原型的情景剧引起与会者共鸣。日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