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的日子 □甘爱华
我初识木棉花是从电影《红色娘子军》的舞美中看到的。优美的旋律伴随一段群舞,芭蕾舞语汇动作十分精彩,加上背景是一束束火红的木棉花,真是美极了。
后来,我到过广州,知道了木棉花是广州市花,但因错过木棉花怒发的花期,还是没有见过实实在在的木棉花。2007年开始,我常常来惠州客居,频频往来于惠州与岳阳两地。女婿是现役军人,女儿随军安置在惠州工作。我在这里10年间,常见木棉花开。今年在惠州过春节,新年过后还在这里生活。我天天欣赏红棉苍劲、万花竞放、如晴空火盖的美景。看过许多对木棉树的描述和记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木棉树落地生根、木棉花红红火火。今年木棉花闹春的日子里,我结识了一位像木棉树、木棉花一样的新朋友。
小外孙在市十一小学念书,我也加入“接学族”行列。日复一日在学校接小孩,常常在一家店铺旁小憩。小店不大,有30多个凳子。没到开餐的时间,凳子常常空着,方便“接学族”坐一坐、憩一憩,我便知道了这家店铺老板名叫阿勇,我们彼此都有好感。阿勇给我讲述了他的经历:他1997年从辽宁治金学校毕业,本可到鞍山钢铁厂工作。但他是南方人,家族中从事酒店行业的多,便回南方择业,在广州、东莞、惠州等几家大酒店干过厨师。他凭着自己的勤奋睿智,博采众长,积累了烧烤配料、制作等方面的丰富经验,独创了秘制口味品牌。他的小店经营面积虽只有20多平方米,但有7名员工。阿勇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开办门店,携带妻妹、妹夫加盟。阿勇极信任他们,也体贴他们。
今年清明节这天,我女儿和小外孙到女婿工作的部队去了,我内心一片惆怅。中午时分,我来到阿勇的快餐店。他忙碌着,店子里的员工都忙得很,我坐在不妨碍他们工作和顾客就餐的地方,观察他们的工作程序。阿勇请我吃饭,他们热情地安排我饮茶就餐。阿勇亲手烤制的烧鹅、“酿三宝”我都尝过。下午2时许,他们才闲下来。我乘坐阿勇开着的小车沿滨江西路,到了朝京门。我们在东江边仰望朝京门城楼两旁的木棉花。阿勇告诉我,人们常拾起落地的木棉花洗干净晒干,用来煲汤,当茶饮,或者用来沐浴,有良好的?湿功效。阿勇讲,木棉花开过后会再结果,再长新叶,不同于其他树木先发新叶再开花结果。他说,现在网络发达,对许多行业造成很大冲击,但他有信心应对。看来,我与阿勇都喜欢木棉花。我相信,阿勇的事业会像红色木棉花闹过春后,又将是生机盎然的绿色。
观察阿勇一天的工作,知道他真是不知疲倦。他告诉我,在这行已干了20年,开店也有8年。我问阿勇:“你为谁辛苦为谁忙?”他说,“开店纳税,大而言之是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小而言之是为家人为亲人打拼,也只有打拼才能赢。”阿勇,我懂得了你的幸福。我回味阿勇的话,看着眼前的阿勇,真像高高的木棉树。
新闻推荐
游客在拴情人锁。游客在拴情人锁。游客在拴情人锁。栏杆上系满祈福红条。游客合影爱意满满。游客合影爱意满满。游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