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落下“后遗症”心存疑虑反复检查

惠州日报 2017-05-31 04:24

通常人们觉得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后得知没问题,心头大石自然落下。然而,有的人却不相信医生的检查结果,反复到医院检查以求证内心疑虑。但往往耗费时间、精力、金钱,仍换不来一个心安。医生提醒,这样的情况生病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

不相信诊断结果反复求医

年过30的阿圆是惠州市一名白领。有一次,阿圆感冒期间明显感觉到心慌,隐隐担忧。感冒好了后,这症状消失了,她便没多想。后来有段时间,阿圆在工作上与同事发生矛盾、争吵,晚上睡不好,半夜心慌的感觉又出现了。放心不下的阿圆去看急诊,但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此后,阿圆经常感觉不舒服,对医院的检查结果很怀疑:“是不是医生的技术有问题?是不是仪器检查结果不准?”她开始反复奔走于医院做检查,拍片、做胸部CT、心电图……花了一大笔钱下来,诊断结果依旧是正常。

后来,阿圆还跑到广州的医院,花了几万元做全身检查,结果显示身体并无异况。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心理测试评估,结果显示,她患有明显的焦虑、恐惧症状。

“阿圆的情况属于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因焦虑引起的躯体化症状。”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骆焕荣介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影响植物神经控制的器官,如心脏、胸肺、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的器官等。主要表现为患者反复感觉器官有不舒服症状,有痛苦感并反复四处求医。

药物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不过半年症状缓解

骆焕荣对阿圆进行了心理治疗。沟通中得知,阿圆的心病起源她读书时的一次体检。当时阿圆被检查出心脏有1级收缩期杂音,实际上这属于正常现象。当时医生随口问了句:“有什么不舒服吗?”阿圆心里便咯噔了一下:“是不是心脏有什么问题?”不过,因为并没有什么症状,此事便过去了。经过前段时间与同事争吵,阿圆的回忆被勾起,她因此心理负担很重:“心跳、心慌的情况是不是跟心脏有杂音有关?”于是,她便开始频繁奔赴医院做检查。

骆焕荣认为,阿圆为人谨慎、胆小、怕事,工作责任心极强,患病与这样的性格有关。在经过药物治疗和认知心理治疗后,她还进行了生物反馈治疗等物理治疗。一个阶段持续5天、休息2天,每次治疗20~30分钟,持续治疗1个半月。骆焕荣还教阿圆认识疾病产生的根源,教她控制疾病发作的方法和技巧。前后治疗不超过半年时间,阿圆的躯体化症状消失了,精神状况恢复正常。

骆焕荣提醒,要避免出现类似阿圆的情况,首先心态很重要,要懂得顺其自然,别追求十全十美,以平常心对待工作和生活。其次,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睡眠,避免饮食无度、睡眠差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最后,要进行适当的娱乐和锻炼。

专家档案

骆焕荣,主任医师、教授。现任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心理疾病工作33年,擅长睡眠障碍、各年龄段心理问题与身心疾病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各种难治性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本报记者陈春惠

新闻推荐

110人赛场展歌喉 “Highc中国”青年男女高音声乐大赛惠州赛场举办

声乐大赛颁奖典礼现场。本报记者卢振侠通讯员金伟陈美玲摄本报讯(记者卢振侠通讯员金伟陈美玲)5月27日,“Highc中国”青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