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所高校将参展参会

惠州日报 2017-05-31 04:23

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专家评审工作会及项目预对接活动在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下简称“华南中心”)日前举行。评审会的举行,预示着科交会筹备工作重要节点上的成功。通过预对接活动,使企业更好地了解了高校科研成果,也使高校更清楚地掌握企业的技术需求。

科交会官网收到高校填报项目逾6600项

据了解,评审会当天,来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华南中心、惠州市科技局、中国技术供需在线、科交会十大协办高校、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

会议透露,科交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各项筹备工作也正有序进行。截至5月25日,科交会北京筹备办公室共收到281所高校报名回执,包括985、211高校84所,港澳高校2所,国际高校10所,其中参展高校超过160所。科交会官网共收到高校填报的科技成果项目6603项,其中A类(展览展示项目)1320项,B类 (推介交易项目)5083项,C类(路演项目)200项。

会上,十大领域评审组的专家在会上简单介绍了各个领域的项目评审工作情况。其中,北京大学董蜀湘教授针对微电子领域现状、科交会微电子方向、项目情况、科交会评审标准、科交会评审结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经过讨论,十大领域专家成员一致通过项目评审结果,并签字确认。

首届科交会专家评审工作会的举办提升了科交会对接交易的项目质量,助力科学家与企业家携手创新,跨越产学鸿沟,推动成果转化,实现合作共赢,也预示着科交会筹备工作重要节点上的成功。

供需双方进行52次预对接

当天下午,科交会项目预对接活动继续紧锣密鼓进行。来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技术供需在线、惠州市科技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教授、博士及惠州市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及高新企业的代表参加了预对接活动。

本次预对接活动围绕智能装备、微电子、大数据与通讯、新材料、海洋科学与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精准医疗、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十大领域展开对接交流。据初步统计,当天共进行了52次供需双方的预对接。此次预对接活动的举行,为实现科交会注重实效、突出交易的办会宗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报记者游璇钰

新闻推荐

早发现早治疗防白斑扩散 惠州173医院引进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助力治疗白癜风

患者在接受308准分子激光治疗。医生与护士们在交流工作心得。本组图片均为本报采集今年50岁的周女士,5年前发现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