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学到一技之长成主管回监狱招工 罗尚海的人生蜕变:

东江时报 2017-04-20 00:17

从刑满释放人员到公司生产主管,罗尚海很好完成了人生蜕变。

罗尚海喜欢写歌。 《东江时报》记者江勇龙 摄

罗尚海对工作认真负责。

作为生产主管,罗尚海的管理能力得到公司认可,平时注重与员工的团结。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记者周楠摄

■《东江时报》记者江勇龙

“回首我们曾走过的路,虽然坎坷却也幸福,最初纵然痛苦……”这是罗尚海在广东惠州监狱服刑时写下《今生守候的路》的歌词,并自己谱了曲。

多才多艺的他,凭借着在惠州监狱期间学习掌握的技能,为其出狱重返社会闯出新生活的道路。出狱后,罗尚海顺利找到工作,并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升为生产主管。3月30日,惠州监狱举行服刑人员就业推荐会,作为监狱刑满释放人员再就业的一个典型代表、31岁的罗尚海,再次来到监狱协助其所在企业招聘临近刑满释放人员。

人物档案罗尚海

1986年出生,四川人,喜好唱歌、弹吉他,还能写歌词谱曲。24岁时,因酒后参与打架而入狱5年,服刑时积极学习技能并获电工证,出狱后找到工作,上班10天就升为生产主管助理。如今,他是广东力王高科公司的生产主管。

入狱

酒后出于义气帮打架获刑

现年31岁的罗尚海,出生于四川一个普通的家庭。1岁半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他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

自上小学开始,罗尚海就很懂事,在村子里一座山上自己养猪,以此换取学费。“每个学期都领奖状。”想起读书时期,罗尚海显得很自豪,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常常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初中毕业后,罗尚海考上四川当地一所中职学校,学习数控专业。毕业后,他辗转在深圳、汕头等地打工。

“喝了酒千万别做任何决定。”罗尚海说,他就是因为酒后被人叫去打架而获刑入狱的。

时间回到2010年。时年24岁的罗尚海,当时在汕头一加工厂上班,主要加工生产内衣衣架。工作期间,他结识一帮青年朋友。这些朋友当时给他的印象是“豪爽”。

同年11月27日,罗尚海与朋友们一起吃饭、喝酒,酒足饭饱后,其中有一个朋友喊大家帮忙去打架。事后,罗尚海说,当时他已喝了酒,也不清楚那位朋友与对方究竟有什么仇恨,酒后出于兄弟义气就跟着去了。罗尚海说,当时有7个人参与打架,最小的才18岁,其余年龄与他相仿。

一次酒后打架的结局,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罗尚海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次日就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刑拘。罗尚海酒醒后,意识到犯罪时,人已在警局。

打架过程中,罗尚海这伙人还将对方身上的财物“带走”。最终,经汕头当地法院审理,罗尚海因寻衅滋事罪、抢劫罪,两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5年。据了解,当时参与打架的人员中,罗尚海属从犯,判刑还算较轻的,其中主犯则获刑13年。

服刑

参加劳动技能培训获电工证

2011年9月,罗尚海从汕头移送到惠州监狱服刑。在改造的过程,他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惠州监狱监狱长陈强义说,服刑人员的改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该监狱很注重技能培训。

为助力服刑人员将来重返社会,近年来,惠州监狱大力引进社会资源,与市技师学院、惠城区暨达职业培训学校等合作,建立服刑人员技能培训基地。目前,惠州监狱已开设了家电维修、电工、计算机操作、汽车营销等8个工种的培训,每周开展一次培训,让服刑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据统计,近2000服刑人员参加培训,1000多人获得国家人社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

“我是在服刑时学到了技能。”罗尚海说,他参加了监狱与市技师学院组织开展的电工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电工证。这也为他出狱找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你没有技能,企业再宽容,也没法用你。”罗尚海以自身的经历告诫服刑人员要自强,要努力学习劳动技能,掌握一技之长。

此外,罗尚海在服刑期间,还积极参加惠州监狱组织的文艺表演,并投身歌词和曲谱的创作,共创作十来首歌曲。惠州监狱给了罗尚海展现文艺才能的平台,并给他注入积极向上的能量。

“除工作能力不错外,罗尚海唱歌、弹吉他都不错,多才多艺。”作为罗尚海的企业领导、广东力王高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周林媛说,她前往惠州监狱招聘时发现,“他们(服刑人员)当中还是有很多人才的”。

出狱

工作不到4个月升生产主管

因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罗尚海两次获得减刑,2016年2月提前出狱。出狱后,他曾多次找工作,企业方闻知他有犯罪前科,均婉拒了他。

罗尚海后来想起位于惠城区的广东力王高科公司,该公司在惠州监狱开展过劳动技能培训与实践,他对该公司生产变压器的加工颇为熟悉。“试一试吧。”罗尚海前往应聘,没想到公司派驻监狱指导的培训师傅认出了他,他也顺利进到公司上班。

上班仅10天,罗尚海就受重用,被提拔为生产主管助理(即班长),管理20个人。罗尚海之所以受重用,当时生产部经理梅超说,“他业务熟,对产品操作很熟练”。梅经理说,他当时不知道罗尚海有前科,提拔的重要因素还是因为他符合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使用要求。

工作不到4个月,罗尚海再次受重用,升为生产主管。工作上步步高升,好事连连,罗尚海还收获爱情,如今已是准爸爸了。

罗尚海说,他能在公司里迅速成长,一方面得益于服刑时没有抵触劳动、积极参加培训,另一方面感谢公司给予他机会和平台。

“公司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对待这些曾经犯过错的人,改过就好。”周林媛说,该公司让罗尚海当生产主管,“是因为他确有一定管理能力,这与他是否有前科无关”。周林媛说,就是现在,公司里有不少人知道罗尚海有前科,也不会去排斥他,大家相处都很融洽。

据介绍,周林媛所在的公司以包容心去接纳刑满释放人员,之前已录用了部分刑满释放人员,与普通员工一样同工同酬,包括已升为生产主管的罗尚海,另有一人也当上生产线线长。

蜕变

作为企业生产主管到监狱招工

今年3月30日,在惠州监狱举行的服刑人员就业推荐会上,罗尚海作为曾经服刑的人员和如今生产主管,为即将刑满出狱的人员提供招聘服务。

在服刑人员就业推荐会上,惠州监狱与广东力王高科公司、惠州恒昇实业公司、惠州永进电子公司分别签订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推荐协议。这3家惠州本地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不仅是为服刑人员提供劳动技能培训与实践的企业,也是与惠州监狱签订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推荐的首批企业。

当天招聘现场,最终数十名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提前获得就业机会。周林媛说,“招到有技能的刑满释放人员,也是"双赢"”。

刑满释放人员能否顺利就业和回归社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惠州监狱建立了“一对一”“点对点”的就业推介模式,为刑满释放人员重返社会再就业铺好“最后一公里”。

研究社会学的有关人士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可以说,具体到服刑人员技能培训和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推荐中,惠州监狱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不错的成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心得

要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争取掌握一技之长

1 《东江时报》:出狱后,到现在企业工作之前,找过几份工作?

罗尚海:因现在扫描身份证,就可以知道你的前科记录,之前我找工作的时候,都坦诚地说自己刚从监狱出来,招聘人员听到后都很惊讶。应聘一名普工时,得到结果却是“对不起,暂时不需要招工”、“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2 《东江时报》:试用期不到就当生产主管助理(班长),工作不到4个月就升为生产主管,挺厉害的,有何心得与曾经服刑人员分享?

罗尚海:感谢广东力王高科公司给我机会和平台。主要在服刑期间,端正心态,别抵触劳动,排斥技能培训。你要积极参加监狱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争取掌握一技之长,如果你没有技能,企业再宽容,也没办法录用你。

3 《东江时报》: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像你所在企业一样宽容,许多企业还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有犯罪前科的人,你作为“过来人”,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罗尚海:服刑人员尤其是刑满释放的人,改过了、改造好了,他才会想到去找工作。如果他没有改好,可能重返社会就去偷去抢,不会想去找份工作好好生活。还是希望企业,面对曾犯过错(有前科)的应聘者,只要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能与其他应聘者一样,给其一次试用的机会,让他更好地重返社会,避免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往往是因为找不到工作。

4 《东江时报》:聊点轻松的话题吧,你是什么时候学会了弹吉他、写歌词和谱曲的,是在服刑期间吗?

罗尚海:我曾在深圳一家俱乐部上班,在那个时候打下了基础。在惠州监狱服刑时,那里提供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和平台,我出狱时,管教民警还把一把吉他送给我。

同事印象

工作态度好 巧解员工矛盾

“罗尚海的工作态度很好。”广东力王高科公司时任生产部经理、现任研发部经理的梅超对罗尚海比较了解,公司因生产需要须安排加班,罗尚海总能积极调整,带领其团队如期完成任务。

“而且所带团队离职率较低。”梅超说,这与罗尚海的管理能力不无关系。在同事眼里,罗尚海还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因为有时晚上加班,他自己买了一辆电动车,挨个送团队里的女同事回住处。曾有一次,他所带的团队里有一位女同事发现 “工资少了”。罗尚海找到财务部门反映情况,经核查确实算少了钱,后也补发了。

“罗尚海有一定管理能力。”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周林媛说,就在罗尚海当生产主管助理(班长)期间就显露出其管理才能。当时,罗尚海管理了20个人,因工作需要,他将其团队一位女员工调到另一生产线上,但该员工不乐意,当班与罗发生争吵。

“冷处理。”周林媛说,罗没有继续与该员工争执,而是事后找该员工身边的人聊天,得知该员工性格比较孤僻、不太擅长于与人交流等情况后,他再找该员工谈心,成功化解了矛盾。罗尚海赢得该女同事的信任,接下来的工作中,无论是安排工作或加班,该女同事均配合和支持。

“给他一个发挥其才能的平台,(刑满释放人员)更愿意付出、更能吃苦,因为他吃过苦。”在周林媛的眼里,罗尚海是一个不仅有管理能力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唱歌、弹吉他都很不错”。而且罗还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出狱后半年就考取了驾照。

记者手记

刑满释放人员期待企业接纳

随着社会对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的就业问题日趋关注,刑满释放人员能否顺利就业和回归社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在服刑人员劳动技能培训和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推荐方面,惠州监狱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同时,还亟需企业界接纳刑满释放人员。因为大多数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再就业,企业是否提供就业机会是关键。

服刑人员因为其违法行为而进监狱改造,改造出狱后,想到找工作是改造好的表现。正如再就业典型代表罗尚海所说,“改过了、改造好了,他才会想到去找工作,如果他没有改好,可能就去偷去抢”。

企业要从观念上转变,用发展眼光看待这些曾犯过错的人,别死揪着他们的过错不放。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才,只是他们曾误入歧途罢了。但愿,有越来越多的像广东力王高科公司、惠州恒昇实业公司、惠州永进电子公司一样的企业接纳并录用刑满释放人员,像罗尚海成功再就业并取得不错成绩的人越来越多。

东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广东力王高科公司有一个传统知识学习的举措,这对企业教育和接纳刑满释放人员也具有一定借鉴性。自2012年起,该公司每个工作日上班前都会组织全体员工朗读《弟子规》,学习传统知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个环境的熏陶下,每个员工都很守企业规章制度,例如上下班打卡或下班就餐,职工们都很自觉地排队。

针对社会尤其是企业总戴着 “有色眼镜”去对待有犯罪前科的人是个社会普遍现象,有人曾建议,社会管理机制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上,应当从实际出发:如其违法行为较轻,服刑期较短(例如有期徒刑5年以下),在出狱一定年限后未再犯罪的,其前科记录应当取消,以让这些有过犯罪前科的特殊群体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一建议的是否具操作性,有待法学界、司法和行政部门去讨论和论证。(江勇龙)

新闻推荐

观看《虎门销烟》话剧 惠城区中建麦绍棠学校四(3)班 黄晨宇

4月12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我观看了《虎门销烟》话剧。在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十几位演员穿上道光年代服饰,生动形象演绎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