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重起古循州 作者:吴定球
伊秉绶在惠州的最大德政,就是应惠州十郡人士之请,在西湖黄塘泌园的废址上重建丰湖书院。自此之后,丰湖书院成了东江地区的最高学府(清末改为惠州中学堂,民国改为广东省立第三中学),对惠州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据参与建院的归善举人陈鸿猷记述:院地三面皆水,自黄塘东折,蟠踞一山,修广可百亩,中为讲堂,宽四寻有奇,深视宽过半,堂前为大庭,左右前列皆为学舍。堂北为屋五,一堂四室,视讲堂地高可五六尺,以为掌教者可居示尊,亦因地势也。堂上为楼,曰澄观楼,祀文昌神暨周程张朱五夫子。又东为伊公祠,生祠太守伊公。西亦有祠,凡斯院之捐田助银者各以其主进。伊公祠另为屋一区,堂室三,前轩面湖,可凭眺。轩前数十步有阁,掌教宋太史题为浴风阁。后山最高处为亭,曰夕照亭,则太守伊公书也。(详见《迁建丰湖书院碑记》)
丰湖书院于嘉庆五年 (1800)动工兴建,次年建成开学。伊秉绶在书院前厅书“敦重”二大字,为书院提出“学圣人,学为人”的教育宗旨,训诲诸生“人须厚重也,重则威仪整,学问固。”政余之暇,他到书院“亲课诸生以《小学》、《近思录》”,以倡导实学,“救科举时代重八股,轻行谊之弊。”他还亲自为丰湖书院大门撰书了联语:
学焉得其性之所近;
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这是一副集古人语联。上联语取宋朱熹 《孟子序说》:“吾常以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所谓“皆得其性之所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因材施教,这是自孔子以来儒家所一直倡导的教学方法。下联则见自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上联阐明了书院的教育宗旨,下联则对书院的未来充满期许,全联庄重典雅,寄意深远,显现了这座岭南著名书院的恢宏气度。
丰湖书院首任山长宋湘到任后,即在书院的庀工处撰书一联,纪颂伊秉绶“关心一郡衣冠”,“冬鼓三年”,不辞劳苦,在荒废已久的榛莽之地兴建丰湖书院的功劳:
关心一郡衣冠,在诸公冬鼓三年,敢言劳苦;
回首十年榛莽,见多士琴书四壁,得忘由来。
书院大堂还悬挂一联,亦是宋湘的手笔: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千顷平湖游者众,看后起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万间广厦”是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来赞美伊秉绶“关心一郡衣冠”,重建丰湖书院的功劳。“他日几逢贤太守”,既是对现任太守伊秉绶藉重文兴教“重起古循州”的推崇,也是对后来者的殷切期盼。
清末官场腐败,地方官员不乏钻营利禄之徒。虽然惠州府衙的大门曾经堂皇地悬挂着“廉比悬鱼,坐镇金鱼之岭;清同载鹤,行化白鹤之峰”的楹联,真正切实做到的其实不多。他们每每自诩为“百姓父母官”,最为关切的却是个人禄位之是否稳固、仕途之是否顺畅。关系国运民生的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是长期方能见效的百年基业,难于一时显现急功近利者所汲汲求取的“政绩”,因此更易被他们视为不急之务而置之不论,或论而不决,又或决而不行,行亦不远,书院由前任创兴而后来不继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宋湘在下联寄望于后来者不要忘记这座书院的 “由来”和前人创兴的“劳苦”,薪火相传,以振兴惠州人文,报效国家为己任。“对诸生的训诲,对来者的期望,报其恳挚,作者的襟抱也就可以从中体现出来了。”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张荟婷日前,东时记者从惠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2月以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龙丰执法队出动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