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好有瘾的惠州话

东江时报 2017-04-30 00:05

[s藜t21],音同惠话蚀。

“食”是惠州最古老最基本的方言词之一。

食,在甲骨文中是一个食器装着往外溢出的食品。《说文》释义“一米”,段玉裁注改“一米”为“ 米”,义为“集众米而成食”。《玉篇》释义“饭食”。可见,本义指饭食,名词,后来引申指吃,动词。如《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伦语·述而》:“发愤忘食。”“食”除了指吃,还包括吸、饮义。如,《庄子·德充符》:“适见 子食于其死母者。”郭象注:“食,乳也。”《汉书·于定国传》:“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

从上古以来,吃的概念一直用“食”字表示。至南朝,开始出现同“食”义的喫。喫,《广韵》苦击切,音同 “蚩”。又写作“吃”。如,《世说新语·任诞》:“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尝得喫。”这个“喫”兼有饮义,到唐代已很流行。如,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但使残年饱喫饭,只愿无事长相见。”杜甫《送李校书》诗:“临歧意颇切,对酒不能喫。”直至宋元明清,“喫”字仍兼食、饮两义。不过,从南北朝开始出现喝义的“呷”,宋元之后又音变为“喝”。到了现代,在普通话里关于液体的东西一般不再说“食”,也不说“喫”(吃),而是说“喝”了。关于吃的概念的动词,一般也不说“食”而说“吃”了。

然而,现代的惠州方言仍沿用着上古的“食”,保留着几乎所有的“食”义。如,~饭/~相/~家/~嘴头(吃零食),以上是吃义;~水/~粥/~汤,以上是喝义;~烟/~白粉/无~墨/~无到色,以上是吸义。还有些上古义,现代汉语看不到而惠州话仍然承继着。如:①俸禄义。《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左传·昭分二十九年》:“失官不食。”杜预注:“不食禄。”今惠州话:有~禄/冇~禄/~禄痣。②使用义。《战国策·卫策》:“始君之所行于世者,食高丽也。”高诱注:“食,用。”今惠州话:你~呢只碗/无好~呢对筷箸。③依靠、依赖义。苏东坡《两桥·东新桥》诗:“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今惠州话:纸鹞~风飞欸高。④古代一种博戏的术语。《玉篇零卷·食部》:“食,《史记》:"博之贵骏,得使则食。"野王案, 相吞并如人食也。” ,棋也。与今日惠州话指棋艺上军事上的 “食马”“食车”同出一辙!

食,《广韵》乘力切,入声,职韵开口三等曾摄,此韵母在惠话中变读藜t,如同逼、力、息、直、蚀、识等字。因此,“食”读成s藜t21。

惠、广、客方言的“食”,音义都相近,都保留了远古时代的“食”。祝基棠

新闻推荐

搁浅惠州抹香鲸骨骼首次成型 展示 250多块骨头在厦门拼成完整骨骼标本完成制作还需三四个 月时间

搁浅惠州大亚湾海域的抹香鲸遗体被解剖后,目前已经进行了骨骼试拼,结果证实骨骼比较完整。抹香鲸的鳍骨有类似人类手的骨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