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面建成特色创新型城镇组团 357创新产业带与潼湖生态智慧区构建起惠州发展的“一区一带”
昨日下午,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恒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57创新产业带开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357创新产业带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记者获悉,上半年仲恺高新区将启动357创新产业带一批项目建设,全面掀起357创新产业带建设热潮。据仲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到2020年,357创新产业带R&D经费比重达4.9%;高新技术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35家,新型研发机构10家,孵化器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
357创新产业带为仲恺南部发展战略核心
记者了解到,仲恺高新区将把357创新产业带作为仲恺南部发展战略的核心,对该区域进行高标准规划,实行升级改造,发展成为产业带动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效益辐射民生的惠深自创区协同发展平台、“四区联动”创新快线、特色创新型城镇组团。
恒裕集团为跨国多元化集团,先后与美国兆华斯坦地产集团、新加坡凯德置地等国际产业巨头合作开发多个标杆项目,具备良好的国际背景和社会口碑。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开发内容主要为:在开发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进行开发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河涌整治、环保生态、排水、排污、桥涵、照明、绿化、管线、管廊、交通整治、产业发展服务、运营管理、三旧改造、村企共建等项目)。此次项目的开发期限暂定为15年。
357创新产业带力争2025年实现GDP500亿元
据仲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将紧盯全球产业发展前沿,科学编制357创新产业带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育成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采取PPP模式开发建设,力争2017年上半年启动建设,争取到2020年357创新产业带R&D经费比重达4.9%,高新技术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35家,新型研发机构10家,孵化器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使之成为产业带动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效益辐射民生的惠深自创区协同发展平台及特色创新型城镇组团,与潼湖生态智慧区构建起惠州发展的“一区一带”。
“在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仲恺区结合国家级高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惠州)产业园"四区联动"的发展契机,积极主动作为,突破发展瓶颈,寻求战略破局,提出开发建设357创新产业带,开创"四区一带"发展新格局。”仲恺高新区委书记杨鹏飞介绍。
打造“四化同步”特色创新产业带
据介绍,357创新产业带将实现“四化同步”,打造功能完善、要素集聚的特色创新产业带。
一是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一批开放共享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和技术转化平台建成并发挥作用,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要素高度聚集,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形成。
二是实现城镇发展现代化。内外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覆盖城乡,水、电、气、灯等智慧公共服务系统普及应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面貌有较大提升。
三是实现惠民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市上游,优质学位大幅增加,三级医疗服务功能发挥到位,帮扶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保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局面稳定和谐。
四是实现人文生态多元化。森林公园建成使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得当,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得以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形成,文化休闲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本报记者魏怡兰 通讯员杨苏磊
357创新产业带占地24平方公里
357创新产业带位于仲恺高新区南部,以省道357线沿线为轴,东起仲恺“陈惠侨”中心区、西临东莞谢岗镇、北靠潼湖生态智慧区、南接惠阳镇隆镇,贯穿陈江、沥林,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仲恺区最靠近深圳、东莞的片区,创新资源集中,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博深、潮莞、惠河三条高速公路贯穿而过,正在规划建设的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深惠城轨在片区或周边设置站点,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
目前,已划定陈江4个片区和沥林2个片区约7平方公里为起步区,确立了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育成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储备了信利二期6代线AMOLED、杰普特激光、佰维存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怡 兰 苏 磊)
新闻推荐
严密组织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圆满成功 大亚湾区部署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本报讯(记者欧阳德辉)昨日上午,大亚湾区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环大亚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