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汇暖流爱心浇灌文明花 惠城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公益系列活动提升城市文明“海拔”
志愿者进社区义演。
上湖塘社区“微心愿”党员志愿者将收集上来的“微心愿”进行筛选分类。
上湖塘社区志愿者为居民免费理发。
党员志愿者实现群众“微心愿”,送上御寒棉被。
有一群“黄马甲”,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维护公共环境和交通秩序,让我们心头一暖;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带动形成尊老扶幼的社会风尚,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关爱;开展义务艾灸治疗、发展“互联网+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形式紧跟时代步伐升级,激发更多向上向善正能量……
记者日前从区文明局获悉,今年,该区将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公益系列活动,通过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城市文明“海拔”。
典型
党员志愿者上岗实现市民微心愿
不以善小而不为。细微处的“举手之劳”像涓涓细流,最终汇集成扬善的汪洋。从去年冬天起,在江南街道上湖塘社区,一场以解决群众“微心愿”为主的党员责任岗上岗活动持续开展,群众纷纷点赞这“实现"微心愿"、弘扬"大善意"”的举动。
家住共建路的叶伯是高龄老人,家里还有个残疾的孩子。去年寒冬,家中缺少被子的叶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微心愿”告诉了来家里走访的党员志愿者,结果志愿者们很快就把一床加厚的暖绒被送到叶伯手中,这让叶伯很是感动,临别时,叶伯拄着拐杖都要送这帮党员志愿者出门。
“社区里的群众不仅有难点痛点需要帮忙解决,更多的时候还有很多"微需求"、"微心愿",需要我们多留点心,多跑个腿。”江南街道上湖塘社区有关负责人说,像行动不便的老人希望有人上门帮忙理个发,困难家庭的孩子想要一套新文具等都属于“微心愿”、“微需求”,能帮群众解决的都应解决。
每周三入户走访收集群众微心愿
如何用制度保障这项志愿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记者了解到,根据江南街道上湖塘社区开展 “微心愿”活动实施方案,活动以街道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党员责任岗上岗活动及志愿服务为载体,全面开展“微心愿”(即满足每个困难群众的一个个微小的心愿)活动,切实做到“三服务、三提升”(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升工作落实水平)使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让更多的家庭困难群众微小的心愿变成现实,让群众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上湖塘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社区成立“微心愿”工作小组,深入开展“街道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收集居民“微心愿”。
具体做法是每周三上午开展入户走访,以网格包区为单位,每个网格队伍入户倾听困难群众的心声,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收集他们的“微心愿”,并做好台账登记。
同时,社区设置“微心愿”专栏。由工作小组把收集上来的“微心愿”进行筛选分类,用不同形状的彩纸标注,并粘贴在专栏上。“微心愿”专栏设在社区居委会门口宣传栏。
如何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党员参与“微心愿”认领?该负责人介绍,由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手机微信、掌上村务平台等不同的方式,向社区党员、志愿者、共驻共建单位辖区工商户、爱心人士发出“微心愿”需求信息,以便及时认领。
“我们也建立了爱心台账,把完成的每个"微心愿"建卡建表建档留存,解决一个消档一个。”该负责人说,居民只要有“微心愿”,可以随时向网格长提出或到社区提出诉求,做到随时有居民发出“微心愿”,随时有党员干部、志愿者、爱心人士认领。
措施
创新开展支教助学等公益活动
目前,惠城区全区有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17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014支、志愿服务项目8244个,2016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达到20多万人次,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行动,以无私奉献演绎一幕幕真情关爱故事。
如何组织开展好2017年各项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公益系列活动?
“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让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成为惠城亮丽的名片,为全区文明创建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局局长雷吉洪说,今年,惠城区将重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和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要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革命纪念馆等地方,结合公共文化设施特点,精心设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还要立足学校、社区就近、就便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
惠城区除了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外,还将创新开展慈善捐助、支教助学、义演义诊、网络公益等各类公益活动。
十大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空巢老人
各志愿服务组织主动与社区中的空巢老人结对子,志愿者八小时以外走到社区中的空巢老人身边,将爱心和快乐送到家,让空巢老人精神不空巢。
关爱留守儿童
倡导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到市区参观,感受城市文化和文明;倡导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城里孩子到农村,与农村孩子一起劳动、吃饭;倡导志愿服务组织为留守儿童们开展心理辅导、学业辅导、习惯养成、亲情陪伴和主题课外活动。
关爱困难群体
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主动利用节日开展关爱困难群众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小梦想·微慈善”为困难群体圆梦行动。
关爱残疾人
各相关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岗助残行动、社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法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三大行动,开展探访残障人士送温暖等活动。
党员服务
各相关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要按照“党员责任岗”的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与困难家庭结对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文明旅游
组织志愿者在旅游景点、大型商业区、旅游宾馆等场所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加强旅游咨询服务、维护景区环境秩序、普及文明旅游知识等活动。
文明交通
从交警、司乘人员、驾培人员、志愿者队伍中选取一批人员参与到宣讲队伍中来,定期进入学校、机关、企业、驾培机构开展宣讲。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路口礼让通行、抵制车窗抛物等主题实践活动。
文明上网
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本单位(企业)开展文明上网宣传和引导,走进社区、家庭开展文明上网宣传和引导,同时在网吧指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做到文明上网。
专业服务
文化、医疗卫生、法律、环保、消防等专业志愿服务组织要积极开展专业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普法服务
各级司法部门、律师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要积极组建志愿服务组织,多形式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通讯员郑惠茹 冯雪辉
新闻推荐
女职工在插花。本报讯日前,惠城区总工会举办了“庆五一·展风采”工会女职工插花技能培训活动,来自区属各总工会、工委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