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引入海洋医疗康养项目 省旅游局调研组专家支招惠州滨海旅游发展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强滨海旅游、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等优势产品开发,大力引进大型品牌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作为全省的海洋大市之一,惠州市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惠州市将如何利用滨海资源丰富旅游业态?日前,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惠州调研会在惠东县召开,省旅游局调研组的专家学者们与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人员一同进行探讨。
专家建议
打造没有季节性旅游新产品
“惠州天生丽质,滨海资源丰富多元,我非常看好惠州旅游发展。”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谈及惠州滨海旅游的发展方向,认为惠州滨海旅游还需一个整体概念。“独立的滨海项目不断增多会导致碎片化发展,所以应将不同的旅游项目整合成地区的整体概念,让一个旅游区域囊括多个旅游项目。”
“目前要解决滨海旅游市场季节性的问题。”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研究员、总规划师陈南江建议,除了目前开发的海滨地产、度假区等项目外,惠州滨海旅游在未来可寻求转型,考虑引入海洋医疗和海洋康养项目,打造没有季节性的旅游新产品。
部门举措
计划打造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
“我们将实施海陆统筹的山海战略,形成上山、进海、登岛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合力推动世界级滨海旅游湾区的打造。”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局计划打造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 (百里黄金海岸线、百里绿色生态带、百个风情海岛群),让游客可以上山、进海、登岛,形成山海岛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除了念好“山海经”外,市旅游局还计划通过依托环大亚湾新区的山海景观资源,推动滨海休闲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使季节性旅游向全年候度假转型。该负责人介绍,将依托淡水客家小镇、秋长吉他小镇、霞涌滨海旅游风情小镇、稔山滨海新城、黄金海岸、亚婆角、小桂湾旅游区等旅游集聚区资源,建设滨海旅游风情小镇集群;在现在的海上休闲产业基础上,重点开发游艇旅游、水上运动、海岛养生等海洋休闲产业,引入海底潜游、海岛探险、深海垂钓等多样化海岛旅游产品。
本报记者程秋伊 通讯员刘瑞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海菊通讯员徐园连)记者昨日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获悉,市微笑爱心扶老助学会获评2016年全国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