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力争新增学位逾2.2万个 惠州市今年计划新建和改扩建22所中小学校,基本消除超大班额
惠州市大力推进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努力解决大班额问题。这是去年9月1日,新建成的市二十九小迎来新生,升起国旗。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提出,推进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力争新增学位2.2万个以上,努力解决大班额问题。抓好西湖高中建设,探索推进免费高中教育。
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惠州市将推进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计划全市新建学校9所,改扩建学校13所,力争新增学位2.2万个以上,努力解决大班额问题。
拟新建一所市直高中明年9月开学
在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刘国花等15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解决惠州市中心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的议案,该议案被大会列为重点建议。据了解,惠州市将推进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计划新建一所市直高中学校、增加市直公办高中学位。
记者了解到,计划新建的市直高中学校,拟选址惠城区水口片区,届时将增加高中学位4500个。该校拟于2018年9月开学,首批招生30个班1500人。
目前,该学校已进入设计阶段。
今秋一年级基本消除超大班额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解决大班额问题迫在眉睫。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市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日前已出台。根据规划,从今年秋季开始,一年级和七年级班额原则上要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规定班额的要求,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小学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大班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30%以上的学校,小学不超过50人,初中不超过55人);在保证零增量的基础上,逐步消除现有大班额。
该负责人表示,惠州市还将规范办学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大班额,同时避免起点标准班发展成大班额。比如,严禁非寄宿制学校招收寄宿生和开办午托,防止创造择校的便利条件;执行就近入学原则,严格按照年度班额目标要求控制跨片区招生等。
此外,惠州市还将扩大县(区)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直分初中学校比例,由50%提高至55%乃至60%,发挥其对农村初中学校“托底”作用,增加农村初中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入优质普通高中的机会,引导初中生源均衡配置,淡化择校。本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袁蕴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桃龚妍)昨日,2017年全国著名女诗人西湖诗会系列活动在惠举行,老同志陈幼荣参加。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惠州市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