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惠州: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惠州市森林覆盖率达62.42%,成为“绿色明珠宜居典范”城市
▲博罗长宁松树岗村绿意盎然。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绿色满园。本组图片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花丛里奔跑的孩子、环湖绿道上牵手的情侣、火红木棉花下漫步的老人……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卷,给惠州这座国家森林城市增添了色彩斑斓的诗意。
森林,是美丽惠州的底色和亮点,也是惠州这座城市的幸福本色。
近年来,惠州市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以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人们建设了一个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城在绿中
城市森林格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惠州的空气非常好,我每天晚饭后都会出来散散步,风雨无阻。”在市区荷兰水乡居住的市民邓艾霞告诉记者,惠州这座国家森林城市随处可以看到绿色,“出门见绿”对惠州老百姓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从惠州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图,你可以看到整个惠州“满城尽是绿油油”。全市高达62.42%的森林覆盖率,仿佛给惠州这座城市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
“2012年以来,全市造林129.5万亩,育苗近1.2亿株。”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中,惠州市坚持绿与路、绿与岸、绿与园同步推进,打造带状森林景观,积极构建“生态绿网”。
例如,全市建设生态景观林带864.44公里,完成森林碳汇53.05万亩,建成总长334.5公里的省立绿道网和345.2公里的市立城市绿道;两江四岸沿岸园林绿化292.8亩,打造成靓丽滨水景观;沿海种植防护林30万亩、红树林2595亩,全市沿海防护基干林带基本合拢;新建城市公园8个,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644.7亩……
“来到惠州才发现,这是一座"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绿意盎然的城市。”近日,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老科学家们对惠州生态环境赞不绝口:“生活在惠州真好,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绿意盎然,惠州人民真幸福。”
目前,惠州市已形成了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乡绿化格局,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市森林格局和“城在绿中、绿在城里”的生态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惠州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广东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4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85平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明珠、宜居典范”城市。
乡村成景
村庄绿化美化构建美丽乡村风景图
高低错落的园林景观、五颜六色的花朵、清波荡漾的乡村池塘……记者走进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时,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风景图映入眼帘。
墨园村位于东江河畔,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惠州市“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行动中,墨园村开展森林村庄建设,构建了四季常青、错落有致的景观格局,村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美丽的乡村风景让墨园村一下子火了起来,不少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游客慕名前往游玩。该村还荣获“广东旅游名村”称号。
墨园村是惠州市大力推进 “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的缩影。记者了解到,惠州市把城市绿化的理念扩展到乡村,并结合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名镇名村建设,深入开展“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行动”“千村家园绿化工程”“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行动”,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据统计,目前,全市累计投入1.28亿元,创建森林村庄533个,完成村庄绿化771个,完成村庄风景林造林9.6万亩,村道绿化1779.7公里,实现了入村有景观路、村内有小公园、围村有绿化带、村边有风景林,村民抬头见绿、出门见青,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每年高标准建成120个森林村庄,构建优美宜居生态家园。”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州市农村通过村庄整体绿化、大村绿化和村落连片绿化,提升村庄绿化整体水平,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森林小镇建设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延伸,是惠州市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的亮点和重点。”该负责人表示,惠州市还将重点建设一批人居生态环境绿色清新舒适的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建设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优良生态景观和市场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不少于10个森林小镇,森林小镇数量力争达到全市所有建制镇总数的50%。
诗意如画
离尘不离城,如梦在惠州
春暖花开,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对惠州市民来说,在城市里就能到森林爬山游玩。或与三五好友沿绿道骑行,或和家人漫步湖边,健身娱乐,一派闲适。
家住博罗县城的杨俐告诉记者,周末放假和家人到东山省级森林公园徒步、休闲,让人切实感受到身处惠州“离尘不离城,如梦在惠州”。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村级以上森林公园80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森林公园的建设,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丰富了广大市民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例如,广东梁化国家森林公园以梅花节、赏杜鹃花为契机,开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建设的宣传服务活动,提高人们热爱森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此外,惠州市正在加快建设市植物园,主要设计有展览温室和草药园、儿童植物园、藤本园、紫薇园、盲人植物园等10个专类园,可供市民游览、休闲和科普教育。预计一期今年建成开园,届时市民又多了一个游玩、休闲的好去所。
“近年来,惠州市坚持因地制宜,充分整合资源,大力推进各类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构建成较完善的森林公园体系。”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州市结合“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全面铺开村级森林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村级森林公园150多个,形成从国家级到村级六级森林公园体系。
一座公园辐射一个片区,数十座公园辐射一个县(区),百千座公园辐射一个城市。惠州市在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播下的是生态种子,改善的是生态环境,提升的是群众的满意度。
本报记者袁畅 通讯员周少亭
新闻推荐
游客在花丛中练习瑜伽。本报记者郭亮平摄虽然“三八”妇女节已过,但余温未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惠州市许多景区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