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30年“木头人”他终于可坐起来了 医生:强直性脊柱炎偏爱年轻男性,易与腰椎间盘突出混淆

惠州日报 2017-03-14 08:54

治疗前,杨叔身体僵硬,行动十分不便。

“过去连坐着上厕所都不行,现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确实有了很大变化。”近日,惠州市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杨叔在治疗后,终于实现了30年来有一天可坐起来的梦想。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这类风湿疾病应该是 “老年病”。而事实上,强直性脊柱炎偏爱年轻男性,5年致残率更高达70%以上。而且不注意很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混淆,耽误治疗最佳时期。那么,强直性脊柱炎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该如何防治呢?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被病痛困扰30年

日前,“我明天就可以出院了!”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的病房,杨叔笑着说。只见他无需他人搀扶,可以自行坐下,实现了30年的梦想。杨叔早年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进行规范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被病痛困扰了30年。

据该院创伤外科主任缪海雄介绍,在同乡劝说下,杨叔去年到该院求医。术后杨叔恢复良好,实现了髋关节从0度到90度屈伸的跨越。“由于病程发展久,手术前杨叔整个脊椎、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黏合在一起,导致颈、胸、腰都是僵直的,无法抬头看天、低头看地,髋关节无法弯曲,膝盖也只能弯曲大约30度。如果再拖下去,病情预计将进一步恶化。”缪海雄说,通过手术置换整个髋关节,如今杨叔可以完成坐的动作,蹲厕所等基本生活需要终于能实现了。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高峰为20~30岁

据缪海雄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该病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较少。数据显示,强直性脊柱关节炎在脊柱关节炎中的发病率最高,倘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3年致残率为45.5%,5年致残率更高达70%以上。”缪海雄说,以往人们都觉得风湿性疾病多为老人家的“专属病”,事实上,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风湿性疾病却多见于年轻男性且具有遗传性。“这是年轻人易得的风湿疾病,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往往误以为腰痛、背痛只是腰部肌肉受损或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除了卧床静养,就是推拿按摩。因为没有对症治疗,最终很可能造成误诊和漏诊,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及早检查对症治疗、康复锻炼很重要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暂时无法治愈,但只要通过早诊断、早治疗,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可避免病情恶化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该院肾病风湿科主任黄志勇表示,该病发病初期隐匿性强,致残率极高。一般发病一年内治疗效果最好,并且40岁以上病情便不会再加剧了。腰椎间盘突出往往休息好的话就可以得到缓解;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伴有炎症性的腰背疼痛,反而在休息一夜晨起后感觉更不舒服,这就是“晨僵”的表现。

黄志勇指出,强直性脊柱炎会带来许多危害,严重的时候脊柱强直,就像“机器人”一样活动受限。另外,还会引起肠道改变如肠炎,眼睛发炎,胸廓呼吸受限导致呼吸衰竭,膝关节、踝关节、脚跟疼痛等。因此,及早得到规范性治疗和锻炼尤为关键。对于患者而言,坚持做伸展运动、游泳等,与吃药有着一样重要的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该院营养科吴少彬医生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宜吃姜、酒等温热性食物,以利于温通血脉、散寒止痛。可将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与肉等同煮来作为食疗(吃肉喝汤);适当多食豆类、果实类食品。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忌吃高脂肪及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猪肝等动物内脏。忌吃生冷饮食、刺激性食物,如酒、烟、辣物、浓茶、醋、咖啡、酸性食物等。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费燕 通讯员郑海燕 王运广

新闻推荐

一村一公园 家在花园里 今明两年拟再建31个村(社区)公园实现全覆盖

▲澳头公园建成前。▲澳头公园建成后。澳头公园建成后。▲澳子公园建成前。▲澳子公园建成后。▲樟浦公园建成前。▲樟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