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100”锻造品德+技能 市技师学院依托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开展特色德育教育
惠州市技师学院“黄马甲”成校园靓丽风景线。本组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赛事志愿服务。
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学校里设立“好人志愿服务站”,算得上是个新鲜的事儿。日前,记者走进惠州市技师学院,发现该院有许多穿黄马甲的学生,在该院饭堂对面,记者留意到一个名为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技师学院站)的地方,一经询问,原来这些“黄马甲”是惠州市技师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成员,而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技师学院站),则是他们开展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黄马甲”成校园靓丽风景线
在学校里设立 “好人志愿服务站”,该院是怎么考虑的呢?该院团委书记林泽凡表示,现在的青少年助人意识不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由此,通过特色化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很有必要。“我们学院也一直倡导"品德+技能",将品德放在第一位,希望培养出阳光、积极向上的学生。品德要达到这种高度,则需要搭建相应的平台,"好人志愿服务站"就是一个好人平台,学生加入我们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对其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据了解,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技师学院站)于去年12月底成立,是迄今惠州唯一一间设立在校园的好人志愿服务站,也是该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心,志愿者经常在这里开会、培训。据介绍,该校近年来积极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近期以雷锋教育月为契机,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探访,义务美化西湖、义务植树、美化校园等志愿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常规性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敬老助残、省运会志愿服务、国际龙舟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社会大型公益活动,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志愿服务站的建成是该校进一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其实,全院师生都是志愿者。我们通过"义工100与志愿服务"活动来打造"奉献技师"工程。林泽凡介绍,“义工100”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全院学生在校期间完成100小时的校内外义工实践服务,鼓励学院各班级成员人人当义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进一步推动学院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助学生成长
采访中,不少学生均表示,自从加入了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在取得收获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戴艳玲是该院财经商贸系学生,也是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曾获“2016惠州市最美志愿者”、“五星级志愿者”。2013年9月就加入联合会的她,从普通干事发展到部长,最后成为会长。谈及自身转变,她表示,现在的她,不再是当初那个幼稚、冲动的小孩了,已经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 “女汉子”。“记得2014年的龙舟赛,我们志愿者联合会去提供志愿服务,当时天气很热,一天下来也很累。所幸的是,我们大家都坚持下来了。从那一刻起,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娇滴滴的女生了,而是一抬水就是两箱、三箱接着抬的"女汉子"了。”回忆起过往,戴艳玲记忆犹新,在她看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直在支持着她前进。“加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联合会另一成员戴志锋告诉记者,联合会让他深深意识到,社会需要爱的正能量。
近年来,惠州市技师学院志愿者联合会频频获奖,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该联合会多次荣获“惠州市志愿服务杰出集体”以及“惠州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同时,惠州市技师学院所推行的 “义工 100” 志愿服务工程项目也多次获得 “惠州市志愿服务优秀项目”以及“惠州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奖项。该联合会共有12人获得惠州市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1人获得惠州市志愿服务之星、5人获得惠州市志愿服务金奖、2人获得惠州市志愿服务银奖、14人获得惠州市志愿服务铜奖。
本报记者陈可可
通讯员黄建平 冯建奎
新闻推荐
12人荣登“好人365”封面 惠州市多方位全媒体宣传好人好事
一天一个好人,一人一个故事,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至今已推出924期。一直以来,惠州将“好人365”和惠州“好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