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建成100家特色民宿 《惠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惠州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全域旅游前景广阔。这是游客在惠东双月湾观景台合影。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设立“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力争到2019年全市新建成4个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智慧旅游“1+2+N”工程……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惠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惠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发布。
《方案》提出,力争到2018年底,全域旅游创建的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有关验收标准;到2019年末,全域旅游创建的主要指标全部达到有关验收标准。
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方案》提出,推进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旅游综合监管机制,设立“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
同时,建立全域旅游发展激励机制,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育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推动出台《惠州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对新评为国家5A、4A、3A级的旅游景区,对被国家部委及国家级权威机构授予的国家级 “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街区”“旅游特色(风情)小镇”,对获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组织)主办的旅游商品评比获金、银、铜奖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2017~2019年每年至少新建改建50间旅游厕所
旅游业本质上属服务行业,而服务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兴衰、成败与存亡。
根据《方案》,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做到旅游交通全覆盖、旅游厕所全覆盖、旅游标识系统全覆盖、生态慢行系统全覆盖、旅游公共服务全覆盖。其中,在旅游厕所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厕所革命”,2017~2019年每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不少于50间。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建立全面的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服务体系,无偿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支持、鼓励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建设旅游信息服务线上平台、线下网点和旅游驿站;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咨询、预订、购物和投诉等旅游服务,切实提升惠州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
力争到后年新建成4个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源泉和市场竞争的核心。
《方案》提出,打造全域旅游特色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力争到2019年全市新建成4个全域旅游示范区、10家A级旅游景区、100家特色民宿、10个旅游特色小镇、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工业旅游示范点、4个自驾车旅居车营地、20条旅游示范线路等。
同时,培育旅游新业态,推进农业、林业、海洋、工业、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养生养老、商务会展等相关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自驾车房车旅游、低空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大众旅游新业态产品化和产业化。
此外,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智慧旅游“1+2+N”工程,即“一个中心、两大系统、N个智慧旅游行业应用”。其中,“一个中心”是指惠州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两大系统”是指智慧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智慧旅游电商营销系统,“N个智慧旅游行业应用”是指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智慧运营商等工程。
知多点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通过党政主导、部门参与支持、市场化运营,实现区域内旅游及相关资源有机整合、旅游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带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对全域旅游发展有示范作用的区域和城市旅游目的地。
专家点评
惠州发展全域旅游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会上,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顾问保继刚教授以“优势再造与惠州旅游重构”为题,对惠州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辅导。
保继刚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惠州旅游发展将迎来新契机。惠州位于珠三角经济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山、海、江、湖、泉应有尽有,旅游产品类型丰富,旅游核心要素极具吸引力。同时,惠州城市主题特色鲜明,发展全域旅游优势明显前景广阔。“惠州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推动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保继刚说。(谭 琳)
本报记者谭琳
新闻推荐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春风杨柳,万物生长。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从西湖来,从东江来,从大亚湾吹来,一阵阵,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