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小创客”羊城展身手 在第32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惠阳区实验小学一等奖获得者吴臻奕和辅导老师黎一兵在实验室里反复研究推敲作品。 本报记者周丽琴 摄
日前,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和团省委共同主办的第32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州市执信中学落下帷幕。此次大赛中,惠州师生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喜获佳绩,共获得6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以及专项奖13项,其中4个一等奖将代表广东角逐今年的全国比赛。此次历史新突破再次展示了惠州科创教育的实力。多年来,市科协十分注重对每年参加各级大赛作品的督导工作,有效推动了全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全面普及。
惠城产生4个一等奖惠阳捧回23个奖项
在此次大赛中,惠州市获奖者大都集中在惠城区和惠阳区。惠城区共产生4个一等奖,其中3个冲进全国大赛。惠阳区也捧回了23个奖项。
在惠城区的参赛队伍中,青少年选手及科技辅导员继续在本项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东江小学蔡雨蒹科技辅导员的科技教育方案《爱护眼睛,拥抱光明》获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东江小学和仍图中心小学学生作品各有一幅科幻绘画获一等奖,共3个作品将参加全国大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惠城区科协努力推动青少年科普,组织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科普活动内容,提升了青少年科学素质。
惠阳区科协始终坚持把开展“六个一”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惠阳科学教育的特色品牌常抓不懈,即每年举行一期老科学家巡回科普报告会、开展一期“科技馆双进”活动、召开一次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举办一期全区骨干科技辅导员培训班、举办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要求各学校组织举办一期校园科技节活动等,有效推动了全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全面普及。
记者在获奖名单上看到,惠阳区科协主席林庆财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组织工作者”。在大型比赛中,林庆财每次都坚持带队,并邀请有关专家,深入到各相关学校对参加省、市大赛项目的创新亮点、制作过程、展板布局、选手答辩及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点评指导,与辅导员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作品,充分调动参赛师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参赛项目的质量与档次,提高参赛师生的答辩能力和竞赛水平,确保惠阳在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竞赛中的各项成绩每年都有新突破。
互相借力精诚合作勇夺竞赛一等奖
“这次的一等奖,有了小伙伴的合作,感觉更有底气,分享喜悦时的快乐也变得加倍。”在今年的比赛中,其中也不乏有一些种子选手,东江小学朱炫吏就已有多次参赛经验,他与富民小学李建稑一起合作发明的“中华好字画摹学装置”就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他告诉记者,这次的发明灵感来自于平时的书法练习,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书法班里,他认识了同样学习书法的李建稑,他们都喜欢书法,却又觉得单纯的练习太枯燥。
“如果可以把练习的字帖变成投影那不是很有意思。”朱炫吏说,他的想法与小伙伴李建稑不谋而合,而且李建稑在研究电子投影方面颇有心得,就这样,一项横跨两个学校的合作开始了。
“这个项目结构简单,构思奇妙,而且成本低,能很好地提升练习效果。”东江小学指导老师蔡雨蒹告诉记者,大赛评委在看了这个项目之后赞不绝口,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同时,我们在孩子们的身上不仅看到了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看到了互相借力,精诚合作的品质,这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来说是受益一生的。
设计“会说话的盲道”俘虏评委的心
关注盲人的题材并不新鲜,但能做到落地推行尚不容易。惠阳区实验小学吴臻奕的发明项目 “会说话的盲道”以其易实施且具有人文关怀的特点俘虏了评委的心。
吴臻奕关注到了盲人出行问题,为此,他设计了一种会说话的盲道:“如果盲人走到这里,盲道就会发出声音告诉他这里是商场,或者这里有厕所,所以我希望设计一种装置,可以更好地帮助到他们。”吴臻奕介绍,自己的项目涉及很多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干簧管,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章,辅导老师也给了很大的帮助,他表示,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设计能够真正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
吴臻奕的指导老师黎一兵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参加过区、市两级比赛,收获了很多评委的意见,经过层层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
记者在惠阳区实验小学的荣誉墙上看到,各类科技比赛获奖项目不胜枚举,“我们允许异想天开,就要孩子们天马行空地想象,氛围有了,点子也就多了。”惠阳区实验小学校长张银球告诉记者,学校自办校以来,就把科技创新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会举办科技节活动,鼓励全校师生都参与到科技发明中来。他们现在已经在着眼备战明年的比赛了。
本报记者周丽琴
新闻推荐
当好助理和保姆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惠州市出台硬政策吸引人才创造软环境留住人才
惠州市创新人才服务理念,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当好双创“助理”、金融“天使”、生活“保姆”,吸引了各类人才落户。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