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磁条复合卡5月1日起停用? 磁条交易功能将关闭,芯片交易功能保留

惠州日报 2017-03-30 07:47

芯片磁条复合卡磁条交易功能将关闭。

近日,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芯片磁条复合卡磁条交易5月1日将被关闭”的信息刷屏,相关报道称“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关停芯片磁条复合卡磁条交易,并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存量磁条卡更换为金融IC卡的进度。”很多持卡人担心,手中的芯片磁条复合卡将变成“废卡”。惠州市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对市民持卡使用影响不大,持卡人仍可通过芯片交易通道插卡或挥卡消费。届时,芯片磁条复合卡要完成交易只能通过芯片来进行;至于纯磁条卡的使用,并不受影响。但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市民及时将手中的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

解读

仅关闭磁条交易功能,卡片使用无碍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银行卡分为三种:一是磁条卡,适用于刷卡交易,卡片上只有磁条无芯片;二是芯片卡,适用于挥卡、插卡交易,卡片上只有芯片无磁条,又称IC卡;三是复合卡,适用于刷卡、挥卡、插卡交易,卡片上既有芯片又有磁条。

去年央行发布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指出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并要求各商业银行采取换卡不换号、实时发卡等措施,加快存量磁条卡更换为金融IC卡的进度。

确切地说,5月1日起芯片磁条复合卡(既有磁条又有芯片的银行卡)的磁条交易功能将关闭,芯片交易功能保留。其他如纯磁条卡、芯片卡将继续使用。

建议

纯磁条卡安全性低宜及时换芯片卡

据银行业内人士介绍,芯片磁条复合卡磁条交易也称为降级交易。所谓“降级交易”,其实就是卡片原本可以用更加安全的芯片交易,却因为POS机等受理终端不支持芯片卡交易或者芯片可能损坏不被读取,退而求其次允许采用磁条完成金融交易,这个过程就是降级交易。

由于磁条易读出和伪造,极易被人克隆盗刷,为提升金融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全球支付市场均加快进度推动磁条卡向芯片卡升级工作。与磁条卡相比,芯片卡更智能,可以完成更多任务。此外,芯片卡具有不可复制、存储信息大、智能动态验证等多项技术优势。为有效防止其中的磁条可能产生的伪卡欺诈行为,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逐步关闭金融IC卡的磁条交易。

对于纯磁条卡用户,专家建议,无论是出于自身用卡安全还是顺应政策趋势的考量,持卡人都应积极换卡,及早享受“安芯”服务。据了解,目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出换卡服务,有换卡意向的持卡人可持身份证和磁条卡前往发卡行网点换芯片卡,多数银行均可免费升级,少数需支付5元工本费。如果原卡号涉及绑定消费或缴费业务,需咨询能否实现“换卡保号”。

新闻推荐

惠州市部署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本报讯(记者袁畅实习生邓冰莹通讯员谢跃华)昨日下午,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市长、惠东县委书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