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庭长办案任务设立硬指标 惠州法院首创“第一审判团队”院领导“重返”审判一线 创建平安惠州
“组建院领导办案团队以来,去年下半年我个人承办和参与审理的案件有14宗,涉及刑事、民事等领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胡鹰日前接受《惠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5月,市中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一改过去领导把关、层层审批的行政管理模式,以“第一审判团队”形式首创院领导办案团队,明确院领导办案基数和分案规则,充分发挥办案指导示范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窘境。
2016年,全市法院院庭领导办结案件17226件,占总结案数的27.6%。
“第一审判团队”独立运作管理考核
“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扭住完善司法责任制这个核心不放松,以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核心,按照中央"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要求,在启动惠州法院司法改革前,即明确要求两级法院在组建新型审判团队时,必须单独组建专门的院领导办案团队。”胡鹰说。
市中级人民法院还专门对院 (庭)领导办案团队的运行模式作了专章规定,组建23个专业审判团队。其中,院领导审判团队作为“第一审判团队”,实行独立运作、独立管理、独立考核。
“第一审判团队”由院领导和资深(处级)法官组成,配备固定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在特殊情况下可邀请相关业务庭庭长组成合议庭,并按照“院长(副院长)+专委+庭长”等模式搭配形成相对固定的合议庭,进一步提高办案质效。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建立起以各审判团队为计算单元的司法统计数据和绩效考核机制,全力促进团队多办案、办好案。
既然是专门的审判团队,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量化考核指标很快得以明确:以当年全院法官人均办案量作为基数,院长承办的案件原则上不少于该基数的10%,副院长承办案件原则上不少于该基数的15%,审委会专职委员承办案件原则上不少于该基数的30%,处级审判员承办案件原则上不少于该基数的40%,庭长承办案件原则上不少于该基数的50%,即以“人均办案任务量”为基数确定院庭领导办案任务量。
此外,院庭领导主要通过参审参议行使审判职权,对未参与审理的个案不得行使审批签发权;而对于需要院庭领导监督、指导的个案,原则上也应当通过参审、参议来行使审判监督管理权,一改以往的“私下交流”。
与此同时,各基层法院、法庭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建起院庭领导办案团队,规定了院庭领导的办案任务和指标。
院领导“主攻”重大复杂疑难案件
院领导“出马”自然不会“太轻松”,随意审一下、草草了事,绝对行不通。
“院领导的生活阅历更丰富、政策精神领会更到位、法律民情理解更透彻等,这些优势就是办好案件的基础。”胡鹰表示,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的《院庭领导办案管理规定》,明确规定院庭领导将通过主办案件或参审参议的方式,着重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
那么,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又包括哪些类型的案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范围的规范指引》中明确: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案件。
立案部门在立案过程中发现属于这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按照程序直接向相关院领导报告,并将案件分配给院庭领导本人或其所在合议庭。
院领导、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应当按照分管或协管业务范围,承办或参加合议审理相关案件。参审参议的,可以参加到相关审判团队;亲自承办的,原则上单独组成合议庭审理,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业务庭庭长参加合议。
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卢思莹周泽锋
新闻推荐
春暖花开踏青谨防“花粉症” 天气变化频繁温度起伏大,过敏性鼻炎多发
春季踏青谨防“花粉症”。本组图片均为本报采集不要把鼻炎误作感冒。最近天气变化频繁,温度起伏大,鼻炎患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