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行政村增建足球场 《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2020年新建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

惠州日报 2017-02-08 11:05

日前,许多市民在市区江北体育公园打乒乓球。近年来,惠州市公共体育设施越来越完善,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本报记者钟畅新 通讯员陈 英 摄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体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群众体质。

记者日前从市体育局获悉,《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出台。根据该实施意见,惠州市将着力扩大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服务需求。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3平方米以上,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30万人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城乡居民比例达到95%以上。

健身设施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

根据实施意见,未来几年,惠州市将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城乡居民健身需求,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根据各区域的发展状况和人群构成不同,建设重点也将有所不同。

城市社区重点建设社区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三人制篮球场、健身步道、健身舞池等场地设施。农村重点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增配体育设施,增加建设标准篮球场、中小型足球场、健身路径、乡村健身步道等,并向自然村延伸。

根据要求,惠州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将按照 “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做到全民健身设施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体育健身场地。

培育攀岩轮滑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

实施全民健身,各类群众体育活动是重要载体。“接下来,惠州市将鼓励各县(区)、各企业、学校、乡镇(街道)、体育协会结合地域特色和人群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的生动局面,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和生活化。”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惠州市将在办好迎春系列活动、“篮协杯”“乒协杯”“门协杯”“网协杯”等群众体育活动传统品牌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加快形成主体多元的社会化、市场化办活动、办比赛机制。

“十三五”时期,惠州市将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同时,积极培育帆船、攀岩、赛车、轮滑、定向、体育舞蹈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拔河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积极开发、传承推广惠州地方特色舞龙、舞麒麟、李家拳、龙形拳、龙舟、象棋等传统体育项目。依托惠州市丰富的山、河、湖、海等丰富的户外资源优势,探索“旅游+体育”模式,发展徒步穿越、滨海体育等特色休闲体育项目。

惠州市还将进一步重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体育供给,提高专门化服务水平。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体育健身设施,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项目和方法,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科学指导。

本报记者潘高耸

新闻推荐

今年新建逾20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惠州市树立治水为民理念,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开展“清水”行动,深入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加强江河湖泊保护修复,加快潼湖、考洲洋海洋生态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