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百亿 去年全区多项经济指标飘红
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新春伊始,在大亚湾石化区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的工地上,钢管林立,电花飞溅,一线工人正紧张抢抓工期。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近年来,大亚湾区通过抓项目促发展,全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多项指标飘红。其中,去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96.1亿元,增长9.6%,占全市比重19.4%(为全市各县区首位),总量历年最高;工业投资206.1亿元,增长11%(总量占全市比重25.3%,排各县区首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6.5亿元,为历年最高。
多项指标飘红
去年财政收入增长21.1%
“2016年大亚湾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多项指标飘红,达到建区以来历史最高值。”大亚湾区统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96.1亿元,工业投资实现206.1亿元,总量均为历年最高。
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余额、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等经济发展重要指标总量均达历年最高,增速均排在全市前列。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8.9亿美元,总量占全市比重41.7%,增长435.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亿元,总量占全市比重13%,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余额712.4亿元,总量占全市比重9.3%,增长60.1%;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6.5亿元,总量占全市比重31.4%,增长111.3%。
项目建设加快
去年新签约项目125宗
春节后一开工,大亚湾区委、区管委会相关领导便纷纷前往项目建设现场,检查项目推进情况,解决项目推进难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据介绍,去年大亚湾区继续优化招商图谱,实施精准招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企业服务,促使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增资扩产、进驻落户。其中,中海壳牌增资326亿元参与惠炼二期化工项目建设,并新增建设SMPO/POD项目;韩国SK化学和TCL太东化工合资建设投资规模5亿元的PM/PMA项目(丙二醇甲醚及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据统计,去年全年招商选资新签约项目125宗,完成协议投资金额439.7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4.6%。
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 大亚湾继续实施挂图作战,加速项目建设。根据区委、区管委会部署,该区主要领导一周安排两个半天开展现场办公,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联合纪检、审计、质检等职能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关键环节检查,确保项目进度及质量。
去年,该区全年共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7宗,总投资586.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26.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2.2%;三类重点项目(重点建设、重点民生、重点产业)129宗,总投资794.5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68.2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9.3%,项目总体建设和投资完成情况较好。
转型升级加速
四成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
惠州李长荣橡胶有限公司是大亚湾石化区内中下游项目,两年前,面临国际油价低位徘徊、国内化工品市场持续不景气的大环境,该公司经营和发展面临困境。“如今我们已走出了低谷,目前项目一期已实现满负荷生产,产品100%销售。”该企业负责人指着繁忙的产品运输车间和二期加氢项目告诉记者,从原来为鞋底和沥青等产品提供原料,到如今迈进高端医疗用品和运动器材领域,公司通过技改加快转型升级。
2016年,全区40%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累计技改投资189.9亿元,同比增长20.8%。该区通过建立技改企业工作台账,强化技改项目清单管理,积极发动全区25家规上工业企业制订技改实施计划,指导企业完成21宗技术改造项目备案,备案金额达4.3亿元;推进石化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石化区获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与此同时,该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互联网+”行动;进一步推进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报,促进企业 “两化融合”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海纳英才”计划,成功吸引香港科技大学陈国华、温维佳、高福荣等一批高端人才来该区创新创业,其中促成长江学者陈国华教授注册成立惠州启辰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外资)和惠州麒麟新科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温维佳教授注册成立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高福荣教授注册成立惠州市群创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新闻推荐
工行工作人员引导市民通过智能设备自助办理相关业务。2月10日,工商银行惠州分行邀请媒体记者体验工行的智能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