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神经衰弱 医生:遇事要想得开,不杞人忧天,生活有张有弛
对现代许多职场人士来说,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是常态,奋战于压力山大的职场中,头晕、头痛、疲乏、失眠……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时候,就要小心患上神经衰弱了。一年前,32岁的女教师小张,就因为上公开课压力过大,最终导致患上神经衰弱。
女教师小张因精神压力大导致神经衰弱
小张是一名中学教师,作为学校的教学中坚力量,一年前经常被作为学校典范上公开课。3个月后,小张的睡眠质量很差,常失眠。有时候,她翻来覆去3个小时都难以入睡。即便睡着,也常做与工作有关的梦。第二天醒来,小张就感觉昏昏沉沉的,头痛、头晕、心慌、心烦,脾气暴躁,容易感到疲劳、肌肉酸痛、乏力,就连回家爬4层楼,她都觉得吃力。
小张的症状已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有段时间,她去广州参加班主任培训。上课的内容她完全听不进脑子,甚至叫不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她在学校上课时,浑身没劲,连一节课都难以支撑下去。
小张意识到情况不妙,于是到综合医院的心血管科检查。医生排除了小张患有心脏类疾病的情况,给她开了一些药,但服用后效果不佳。小张也找过中医调理,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后来,小张来到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接诊医生是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邬德纯。邬德纯了解到,小张是干部家庭出生,父母从小对她要求严格,小张同样严于律己。小张的性格不自信、敏感、不果断,因为总是害怕自己上不好公开课,精神压力大,情绪也不稳定。诊断结果是小张患有神经衰弱。邬德纯先对小张进行了心理疏导,采用认知疗法、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因为小张有焦虑的症状,邬德纯还给她开了一点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此后,小张每半个月复诊一次,经过半年的治疗,她终于摆脱了神经衰弱,如今能正常上课了。
应正确认识自己,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邬德纯指出,神经衰弱在临床中很常见,职场人士、青少年、女性是3大类神经衰弱的好发人群。其中,女性由于职场压力大、心思细腻、敏感,更容易被神经衰弱光顾。
有数据显示,神经衰弱女性患病率为15.78‰,男性患病率为2.3‰,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如月经、妊娠、分娩、泌乳和产褥等。女性月经前期,因雌性激素水平增高、黄体酮缺乏等影响,常可引起性激素之间的不平衡,出现胸闷、情绪焦虑、悲伤欲哭,对各种刺激过敏等。产褥期,由胎盘分泌的黄体酮、雌激素水平下降,易致脑机能障碍,也易出现神经衰弱症状。除了受女性本身独具的生理因素影响外,还与文化教育、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有关。在这种环境下,女性往往性格趋于内向,情感更为丰富,对情感的体验也更为细腻、敏感。所有这些,都成为女性的易患上神经衰弱的因素。
那么,女性如何才能预防神经衰弱呢?邬德纯建议,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才能、社会适应能力有自知之明。避免从事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要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杞人忧天。善于自我调节,做到有张有弛。不要过度紧张、繁忙,避免生活压力过大。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游泳,还可以多出去旅游等。
●专家档案
邬德纯,现任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惠州名医。从事精神、心理临床工作34年,对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新闻推荐
健全权责清单制度优化“三化”营商环境 惠州市加大重点领域行政许可清理力度
惠州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积极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深化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