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城市实际做好机场规划建设 惠人快评

惠州日报 2017-02-21 10:12

据2月20日 《惠州日报》报道,惠州机场将打造珠三角千万级新干线机场。2015年2月5日,惠州机场正式通航。作为通航两年的 “新兵”,惠州机场发展迅速,目前已开通11条航线,旅客吞吐总量达到98.5万人次。更让人振奋的是,其二期改扩建将按照千万级干线机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从各地发展空港经济的经验来看,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但要将机场带来的经济辐射效益发挥到最大,加强其资源聚集能力,并非易事。机场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及早定位,结合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发展方向,才能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一方面,机场规划要与城市规划无缝对接、紧密结合。从一些城市机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及功能的完善,许多原本处于城市边缘的机场会逐渐被包围起来,导致机场开发和正常使用与城市建设规划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机场只能搬迁,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机场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其可持续发展性,依据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等做好短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反过来,城市的规划建设也应做到与机场发展规划紧密衔接。

随着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规划的提出,惠州机场已不是单一的航空站点,而是惠州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以惠州机场为核心的不同半径辐射周边的经济发展,对惠州市周边的经济增长、产业聚集、就业等都带来了深远影响。惠州机场的规划发展应立足大格局,因地制宜,与惠州特色产业及规划方向相融合,实现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机场周边交通体系,促进空港经济产业园建设。合理、便捷、高效的交通规划,对于惠州市建设多元复合型空港经济产业园,发展临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惠州市依托惠州机场打造空港经济产业园需要依托大物流,有大物流才能实现产业高度高端聚集。

目前,惠州机场与市区的交通联系比较紧密,但与其他县区的交通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除了做好惠州机场场区内的地面交通规划外,还要完善机场辐射半径内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多层次、范围广的全面对接,逐步完成从服务交通到产业交通的蜕变;要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以空地结合、港城联动、综合交通运输理念作为机场规划内涵外延的体现,鼓励各方密切沟通和协商,以完善的交通体系支撑复合型空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泡 子)

新闻推荐

惠州市体育总会完成换届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惠州市体育总会换届选举大会日前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惠州市第三届体育总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