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吉他弹响供给侧改革好声音 该区吉他企业纷纷开展技术改造创立自主品牌
工人在车间检查电吉他琴身。惠阳是全国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惠阳吉他走出了从贴牌到创立自主品牌的转型之路,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生产自动化改造,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生产车间里,半成品吉他从一个工序点被传送到另一个工序点。
工人在给成品吉他作抛光处理。吉他生产过程中,有些环节需手工打磨。
工人在灯光下检查吉他制作质量。一把吉他生产需要经过多个工序,质量把关是关键。
工人在精细打磨喷漆后的吉他琴身。
制作好的吉他琴身被标上记号。
工人在打磨吉他琴颈。
经过机器模具合成的吉他琴身侧框。目前其他地方用来制作吉他的木材多为云杉、红杉,而惠阳到处都是芒果树,吉他企业就研发生产了芒果木吉他,因地制宜发展吉他产业。
“这把吉他弹奏出来的音色真是好,手工也很精细,真是一把好吉他啊!”2016年10月,上海乐器展上,一把展出价格59999元的纯手工打造吉他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弹奏出的曲子让人陶醉,一名神秘买家很快将它带走。
这把吉他展位旁的 “惠阳——— 中国吉他产业之都”字眼赫然在目,生产这把吉他的企业,是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的惠州市莱柏乐器有限公司。
烧掉劣品换来好声誉
置身于工厂林立的秋长街道,尤其在金秋大道周边,你稍微抬头仔细看看,也许就站在一家与制造吉他有关的企业门口。在金秋大道旁的翡翠路,一间并不显眼的工厂大门写着“全丰育”三个字,是惠州全丰育乐器用品有限公司,惠阳吉他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抛光、打磨、粘合、喷漆、组装、调音……一把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吉他,至少要经过200多甚至300多道工序。这些工序许多靠人工制作,不过,近年来,全丰育公司引进了自动化喷漆等设备,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吉他成品的合格率。
每一把吉他,从生产原材料开始,层层把关,出厂的每把吉他都能确保完美无瑕,这让惠阳吉他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美誉度。1996年,全丰育公司创始人蔡经纬老先生到惠阳开办吉他企业,因对品质近乎苛刻的要求,曾烧毁了数个货柜的不合标准吉他,损失数百万元。
但这让他声名远播,成为惠阳吉他界的传奇人物,“高品质,高信誉”的名声伴随他20多年。惠阳其他吉他企业纷纷效仿,始终高标准生产吉他,“惠阳吉他”品质好的声誉由此远播。
全球1/5吉他惠阳造
在国内吉他行业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3个产地分别是惠阳、广州和福建漳州,惠阳吉他行业堪称国内吉他行业的“鼻祖”,广州、漳州等地的不少吉他企业都是从惠阳出去的。这其中,只有惠阳形成了原材料供给、半成品、电子五金配件、吉他装饰包装、吉他数控设备机械“一条龙”吉他产业链条。
据不完全统计,惠阳区有200多家吉他相关企业,产量是全球的1/5,在国内则占据了60%的市场。企业众多,产业链齐全,是惠阳吉他产业的优势,但另一方面的现实情况是,惠阳大多数吉他企业依靠出口,且产品以贴牌代工生产为主,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困扰。
探索打造“吉他小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惠阳吉他企业如何突破过往贴牌代工、企业单兵作战、行业没有统一发展规划等问题?这成了惠阳吉他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贴牌生产只能赚取加工费,为他人作嫁衣,公司已经开始从贴牌代工走上创立自主品牌的转型之路。”宇声乐器(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国宏说,他们生产销售自主品牌“J&D”吉他,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生产自动化改造,过去一条用工600多人的生产线,现在用工减少了一半,生产效率、稳定性大幅提升,成本不断减少。
惠阳吉他企业在继续贴牌代工的同时,也逐渐创立自主品牌。惠阳吉他行业协会秘书长阎伟说,惠阳的吉他企业共有120个自主品牌,其中国内一线品牌超过10个。在创立自主品牌的同时,这些企业锻炼出一批 “吉他工匠”,汇聚了一批吉他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人才。
去年11月28日,惠阳108家吉他企业抱团发展,促使吉他企业在技术人才使用、原材料调剂等方面起到自律作用,避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并在原材料采购、会展租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降低成本。
惠阳吉他行业协会会长赵延亭说,更长远的目标是让惠阳成为吉他行业的标准制定者。探索打造“吉他小镇”,让吉他成为惠阳的一张新名片。
目前,惠阳区正在筹办广东省吉他(惠阳)邀请赛暨惠阳首届吉他文化艺术节,积极宣传和推广惠阳吉他,打造“惠阳吉他”高地。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尉宏 钟畅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熠通讯员陈波)日前,在惠阳区永湖镇苏茅坪村,一名建筑工人在挖井过程中被塌方的泥土围困。接到报警后,惠阳区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