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带乡:留住乡愁的美丽行动

东江时报 2017-01-05 07:44

博罗长宁镇松树岗村致力于乡村旅游。《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鹿颈村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 《东江时报》记者 杨建业 姚木森 摄

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不少老房子摇身一变为韵味十足的“文化驿站”,还建起了酒吧。《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彩绘布满村庄每个角落。 《东江时报》资料图片

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进一步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

——— 摘自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三大行动 农村和城市一起美

要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貌,必须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入手。惠州找到了很好的抓手——— 实施 “美丽乡村·清洁先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美丽乡村·绿满家园”三大行动。

2017年实现“水质清、绿满园”

“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惠州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文明委主任陈奕威一语中的地指出,要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美丽乡村·绿满家园”三大行动,让农村和城市的环境一同美起来。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麦教猛在2015年7月13日召开的惠州市“美丽乡村”三大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惠州创新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行动,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他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扎实抓好“美丽乡村”三大行动重点工作,把三大行动推向深入,整体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确保2017年实现“水质清、绿满园”、2020年实现“上水平、大提升”。

围绕解决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绿化美化问题,惠州市创新开展了“美丽乡村·三大行动”,通过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一个个村庄逐渐变成优美宜居的生态家园。

惠州市建成镇级垃圾转运站103个

在“清洁先行”方面,惠州市通过建立健全城乡垃圾收运统筹管理机制、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农村卫生保洁自治机制、农村垃圾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建成了镇级垃圾转运站103个、村级生活垃圾收集点3万多个,配备城乡专用垃圾压缩车254辆、各类收运车3000多台、农村保洁员9333名,构建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运作模式,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农村保洁覆盖率达100%,使不少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得到根本性解决。

在“清水治污”方面,惠州突出抓好“饮用水源保护、河道整治、工业废水治理、养殖废水治理、水生态文化培育”等工程,大力修复乡村河道水生态,实现水质大幅改善。全市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8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52座、截污管网2000多公里,实现“一镇一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6%,让“清水绕村流、人水相和谐”的美好回忆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乡村。

在“绿满家园”方面,惠州坚持村庄绿化与美化并行,以绿化推动净化、促进美化,全市创建森林村庄487个,完成绿化村庄725个、村道绿化1779.7公里,完成村庄风景林造林9.6万亩,实现入村有景观路、村内有小公园、围村有绿化带、村边有风景林,村庄处处散发出浓浓的“绿韵”。

“三大行动”让不少村庄大变样

在澜石村麻姑峰村民小组,有一个新建的休闲娱乐公园。游廊相间,花草相伴,让人有种融入自然的轻松惬意。而实际上,这是麻姑峰村小组建设的全生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2014年以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专项行动,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初步显现出“村美、水清、树绿”的清新景象。

据了解,自2014年底广东省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启动以来,博罗县作为全省首批14个新农村示范片之一率先尝到甜头。依托环罗浮山生态旅游圈,该县把罗浮山风景名胜管理区澜石村、酥醪村,长宁镇松树岗村、埔筏村,横河镇西群村、郭前村,湖镇镇新作塘村等7个行政村列为示范点,形成了“七星耀罗浮”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致力于打造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乡村旅游的首选区、农民增收的先行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展示区。

“美丽乡村”三大行动,不仅仅让惠阳区、博罗县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村庄大变样,而且让其他村庄也焕然一新。蜿蜒的淡水河绕村而过,邓演达故里牌坊矗立村门口,气势恢宏而景点别致的邓演达纪念园坐拥村中央,村道栽满花草树木,整齐划一的岭南新民居沿村道和湖边而建,粉刷一新的古民居点缀其间……倚靠在红色凉亭的栏杆上,听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看着碧绿清澈的湖水,与其他老妪“排牙花”(聊天),这是邓婆婆近来最爱的午后时光。“之前这里全是菜地泥地,蚊子多环境差,哪有人来散步?”邓婆婆笑着说,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在一二十年前贫困闭塞,遍地牛屎,人称“牛屎村”。最近几年,鹿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鱼塘变公园,泥地变球场。

2010年,广东省在惠州、湛江、肇庆等三市选择建设试点岭南新民居,鹿颈村成为惠州示范点。2012年2月,鹿颈村岭南新民居落成,淡蓝色的坡形屋顶、灰白色外墙,花园式别墅群落整洁有序,鹿颈村的新形象让人眼前一亮,也让邓演达故里再次声名鹊起。2016年年初,鹿颈村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成为惠州首个获此殊荣的村庄。

“美丽乡村·清洁先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美丽乡村·绿满家园”三大行动,真的让农村和城市的环境一同美起来。

美好心灵 家风村风焕然一新

通过实施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综合服务优化、文明创建升级四大行动,实现全市镇街(村居)人文美、风尚美、环境美、文化美目标。

农村文明创建不仅要“面子”,更要重视“里子”。农村的美不仅要打造外在环境美,更需要发挥道德的力量,提高村民文明素质,提升村民的内在美。

把保护环境转化成为自觉行动

2015年3月11日下午,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文明委主任陈奕威应邀走进人民网强国论坛直播间,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人民网强国论坛共同推出的“岭南攻坚进行时——— 广东省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谈”。他在回答主持人有关农村生态综合治理提问时说,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有美丽心灵。作为农村群众,应该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把保护环境转化成为自觉行动。

在2016年11月26日举行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惠州站媒体见面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麦教猛回答新华网记者的提问时表示,惠州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外表颜值美”,更要“心灵气质美”。我们广泛开展“文明村居·美好心灵”活动,村民的思想认识从“要我干净”转变为“我要干净”。

为进一步巩固惠州文明创建成果,推进惠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市文明委2015年制订下发了 《惠州市巩固文明成果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2015-2017)》,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两个重点,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美丽乡村·绿满家园”三大行动的同时,必须抓住“美好心灵”这个关键,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力度,组织各类文明单位建立对口扶持联络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让传统文化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

为了将“美好心灵”落实、落小、落细,2016年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惠州市“文明村居·美好心灵”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以开展“文明村居·美好心灵”活动为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实施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综合服务优化、文明创建升级四大行动,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在强基础上谋实效,打造“一镇街(村居)一品牌、一镇街(村居)一特色”,实现全市镇街(村居)人文美、风尚美、环境美、文化美目标。

为实现文化美,有的村把传统村落村居设施的保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村落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家训家风家规家教融入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民日常生活中,并且通过墙绘方式表达,让村庄文化起来,美起来。

“哇,这个村真漂亮!”2016年12月22日,来惠州参加第二届粤港澳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的专家、影视文化机构人员、创作人员代表等一行约30余人一走进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代表们就被扑面而来的浓浓的文化气息所“征服”。

如今的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彩绘布满村庄每个角落。昔日破旧的老房子经过画家之手,摇身一变为韵味十足的“文化驿站”。目前,村里已经有数十家文化企业、协会、志愿队入驻设点,俨然成了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化部落”。不仅是村民,很多文化爱好者慕名前来休闲交流,使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村里的徐穗辉感叹:“新农村建设一般是按上级要求做,是"要我干",而观背村现在是"我要干"。这其中,文化教化人心的作用很大。”

道德文化载体在农村遍地开花

为形成风尚美,惠州市在农村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行动,广泛开展了“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治、改陋习”活动,通过道德讲堂、法制宣传教育、婚育新风进万家等载体引导村民群众崇尚科学,大力提倡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道德讲堂、传统文化巡讲、博仁文化学堂、道德模范评选……一系列道德文化载体在农村遍地开花。村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文明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不仅如此,惠州还发挥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好妯娌、美德少年“旭日奖”等评选表彰活动,发动群众在熟悉的人群中挖掘模范,在日常的生活里争做好人。

陈顺来,博罗县长宁镇人,上访20多年,其中,到北京上访6次,被当地群众称为上访专业户。通过参加“道德讲堂”,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志愿者的帮教劝导,陈顺来毅然告别了“上访生涯”,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并成为了“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长宁分队队长”。他坦言:“过去总是埋怨政府,埋怨社会对自己不公,心里想的都是上访,从来没有关心和孝敬过自己的母亲,也没有好好教育小孩,搞得家不像家。现在学习了优秀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要搞好家庭,要有善心,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如今,陈顺来经常拎着一个帆布袋,袋里装满了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积极宣传传统文化。

而在龙门县龙田镇,村民争诚信金牌蔚然成风。“一块诚信金牌挂上去全家脸上都有光。现在大家都在比谁家挂金牌、谁家挂银牌、谁家没有挂牌。”龙门县龙田镇凌角塘村村民廖志华笑着说,评为先进户的农户可免费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子女可优先免费读技校。

新闻推荐

《小记者·大视界》让山区孩子爱上阅读 东江时报社再次启动“百企送书进校园”活动

“百企送书进校园”活动把《小记者·大视界》送到山区学校孩子们手里。《东江时报》资料图片东江时报讯记者王晓男日前,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