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必修种田作秀还是锻炼? 锄地割草种菜苗,四川一高校学生学种田

惠州日报 2017-01-03 12:57

▲四川一高校开种田课,学生要下地劳作挣学分。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近日,一则《四川一高校开种田课,学生穿大衣皮靴刨土挣学分》的报道在网上热传。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网友认为这是作秀,大学生应以学习为重;也有网友认为参与劳动实践,同样是人生的必修课。

新闻回放

学生上种田课,修满40个学时才能毕业

据媒体报道,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性,将农场搬到了校园里,将种田设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下田种地挣学分。

在农场里,学生们排队领取锄头、镰刀等农具,锄地、割草、种菜苗、浇水……以往农村常见的场景出现在学校农场里。

实际上,种田并非学校的新鲜事。据了解,该学院自2006年起便开设了这门特殊的种田课程。要求每位在校生必须在农场里修满40个学时、总计两个学分的劳动课才能毕业。10年来,该学院院长把这块农场当做教育理念的一块试验田,以制度化的方式让大学生走近土地、参加劳动,为人生补上一堂特别的必修课。

观点碰撞

支持:体会劳动艰辛和收获喜悦

网友“G我Y很D”说:“不管目的是感受自然、体验劳动还是增强凝聚力,哪怕是帮学校种田,我觉得都很好。总比宅在寝室里打游戏好吧。”网友“红豆绿豆蓝”认为开设种田课很有必要,因为如今很多95后不太认识农村里的东西,但这些很多时候是生活常识,有必要去体验认识一下。

网友“前面的同学让一下”说:“从耕地到播种,从管理到收割,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挺好。”网友“是一个伪文青”则表示,自己也想参加这样的劳动,重温儿时干农活的情形。

作为该校学生,网友“我网名帅得一逼”深有体悟:“在农场两年,经常6点下课就去劳动,一直到晚上8点天黑,周末也经常留在学校管理农作物。每年都可以看到油菜花、向日葵的盛开,吸引了很多人驱车来我们学校农场拍照。学校的初衷是好的,虽然也会有人浑水摸鱼,但至少能让更多的人记住努力才会有收获。”

反对:形式主义,培养不了吃苦耐劳精神

有不少网友质疑学生们穿着大衣、皮靴下地,这“种田”的课程是否是徒有其表。

网友“秦穿导游张不叁”担心:“会不会沦为作秀或应付差事。”网友“RechinLee”质疑种田的实际效果:“从照片上看,那些女生哪是去劳作?”网友“点的一手好赞”认为:“这种形式主义培养不了任何吃苦耐劳的精神。”

也有网友调侃。“为了改变种地的命运去了学校,结果学校让种地。”网友“瀚彭啊”说。“Logen_Wu1”则吐槽:“我妈让我上学就是为了走出农村去大城市,为了以后回家不种田。那天我放学回家,我妈问我上学学了什么?我回答说学种田。我妈就是一耳光:你个没出息的孩子,种田还要学?”

市民看法

应为选修而非必修,主动参与效果更好

家有孩子正在念大学的市民张先生对于种田课程持中立看法。他认为,一方面,现在年轻的一代大多沉迷于手机、网络当中,很少接触大自然、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下地劳作,有利于身心健康。“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在田里玩,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回忆美好。”可另一方面张先生又担心,让大学生种田太流于形式。“如果是到田里胡乱弄弄,为了应付学业了事,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最重要的是端正态度。”

大学生小钟则说,挺支持开设种田课挺有趣。“我们的长辈基本都经历过农作,知道其中的辛苦,也知道收获时的快乐,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很难感受到的。”不过,小钟认为,应该把种田课设置为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参与不太好,如果能让感兴趣的同学主动参与进来,或许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专家观点

劳动应从幼儿园抓起,形成完整劳动教育体系

惠州学院教育学博士谢桂新认为,在大学开设种田课确实挺好的,关键是必修课,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参与学习,有很强的培养目标,形成一定的培养特色。大学课程设置是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每所学校不一定都是一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这所学校开设种田课,从而使学生通过劳动,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劳动的观念、实践劳动的意义,也是无可厚非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学业还是劳动,学生都应以正确的姿态来对待。这类劳动课不应仅仅在高校开设,应该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即开课并落实,形成一个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手脑兼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谢桂新说。

微言微议

“人活在世上总得亲手试试把生命从土地中养育出来。”

——— “刘忙从不耍流氓”“初心很好,但要注意量力而行。有些人的体质确实不适合种田,所以不一定要必修。”

——— “长长长长鱼”“建议不要算学时,应该按地里出产的蔬菜斤数算学分。”——— “曾经的胖兔子Tin”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新闻推荐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陈奕威带队到大亚湾区开展“慰问基层,问计问需”活动,并召开现场推进会

陈奕威在大亚湾石化区察看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进展情况。本报记者黄俊琦摄本报讯(记者谢超平)昨日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市委书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