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 农工党惠州市委会献计推动“惠州制造”向“惠州创造”转变
惠州市一些企业采用自动化设备,实施“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资料图片
如何推动“惠州制造”向“惠州创造”转变?如何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市“两会”期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这一话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针对此话题,农工党惠州市委会提交了 《关于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惠州创新智造高地的建议》的提案,提出把促进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投资作为工业投资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惠州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建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的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现状
惠州市规上先进装备制造业近3年年均增速超20%
制造业智能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广东省制造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惠州市着力打造创新特质智造高地的根本路径。
在分析惠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时,该提案提出,惠州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3年年均增速在20%以上。然而,对标其他地区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看,惠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总量规模偏小,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园区特色不明显,集聚能力不强;产业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偏紧;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建议
完善“2+2+N”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四新经济”
该提案建议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计划,加快转型升级,把促进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投资作为工业投资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使“惠州制造”向“惠州创造”转变。同时,进一步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践行绿色制造发展理念,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该提案提出,面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惠州市必须依靠装备制造业的体系优势、系统效率来迎接挑战,加速从规模速度竞争战略向产业生态竞争战略转变。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着力完善“2+2+N”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力争在2020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2025年达到60%。着力打造惠州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建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的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声音
鼓励企业由产品制造商向装备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转型
“大数据、自动化和信息化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几大要素,最重要的是实现人工智能。”市人大代表葛振纲认为,惠州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有基础、有条件,希望在政府的引导下,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差异发展、龙头带动的原则,做大做强惠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
“要鼓励骨干企业把内部的自动化部门改造升级为独立经营的机械设备自动化生产企业,由产品制造商向装备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转型。”市政协委员林宽建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政校企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孵化器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在孵企业出壳率、成活率。
本报记者田铁流
新闻推荐
▲惠南科技园至沥林的268线全部是纯电动大巴车。本报记者戴建摄本报讯(记者戴建)1月7日9时,一辆纯电动大巴车从仲恺高新区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