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专项基金救助贫困危重症孕产妇 代表委员为解决贫困家庭高危孕产妇救助问题献策

惠州日报 2017-01-10 12:27

▲孕妇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分娩球助产训练。 资料图片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高龄孕妇的生育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在今年的市“两会”期间,陈爱妮等10多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 《关于增设惠州市贫困危重症孕产妇救助专项基金的建议》,建议惠州市增设贫困危重症孕产妇救助基金,解决贫困家庭高危孕产妇救助问题,完善救助体系,缓解孕产妇因病致贫而导致生活困难的问题,保障孕产妇健康。

建议

贫困危重症孕产妇救助基金应专款专用

该建议提出,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高龄孕妇增多。女性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机能下降,妊娠风险增高,高危因素所占比例提升,保健管理难度大,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经济困难的孕产妇比例也在提高。惠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者,流动人口增多,而一些流动人口保健意识不强。一方面,一些经济条件较差、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孕妇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因经济困难没有坚持定期产检,孕期保健不足,各种高危因素无法早期识别。另一方面,这些孕妇受经济状况影响,分娩时难以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一旦遇到分娩意外,很容易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危重症孕产妇救助基金对保障孕产妇健康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有重大意义。

该建议认为,贫困危重症孕产妇救助基金的设立,能够为危重症贫困孕产妇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每个县(区)财政拨款,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资金,并根据救助实际情况进行追加预算指标。可把民政部门的贫困救助资金,卫计部门的医疗救助资金,慈善机构的慈善资金按一定比例投入贫困重症孕产妇医疗救助,实行专款专用发放,对上年结余部分实行滚存至下年使用。

声音

可用救助基金为高危和贫困孕产妇购买保险

市人大代表陈爱妮说,设立贫困危重症孕产妇救助基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民政、妇联、卫计、社会保障、慈善等多个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因此要建立政府主导的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设立贫困孕产妇救助基金专户,指定机构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同时,还要规范基金管理,由政府制定出台贫困危重症孕产妇救助实施管理办法,明确救助基金的使用范围及启动程序。

市政协委员刘巧英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惠州市高龄孕产妇数量明显增多。刘巧英说,设立相关的救助基金,可以帮助高危孕产妇和贫困孕产妇渡过难关。同时,也可针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母婴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等意外情况,为她们购买保险。甲方可以是政府部门或医院,乙方为保险公司,相关费用可从基金中支出。

本报记者潘高耸 董智媛

新闻推荐

惠州市举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训班

本报讯(记者龚妍通讯员钟小英)记者昨日获悉,为期5天的惠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道德讲堂)培训班日前在上海复旦科技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