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办事有了“百科全书” 惠城率先完成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系统录入和审核

惠州日报 2017-01-11 12:23

市民在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

《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

行政审批改革牵动着社会神经,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很多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的效率。近年来,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惠城区改变传统改革套路,以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建立科学严密的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精细化确定和规范审批自由裁量基准,为群众提供无差别的审批服务,探索出一条“把简单留给群众,把办理交给标准,把复杂留给系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子。

记者日前获悉,目前,惠城区已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完成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系统录入和审核工作。接下来,待省、市开通该系统后,将实现县区的对接。

手册和指南涵盖24部门许可事项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政府部门办事,窗口单位不是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让人不知道怎么办,不知该到哪些部门和科室去办。

这些让群众 “摸不着门”、“找不到人”、“往返跑”等痼疾即将得到有效清除。

从去年7月开始,区编委办对企业和群众申请办理的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统一管理。由区编委办牵头统一编制全区行政审批标准化的《业务手册》(4册)和《办事指南》(3册),这两部每册上千页的审批办事 “百科全书”,涵盖区级24个部门122个大项及214个子项行政许可事项。

“其中《办事指南》对外公开,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指引;《业务手册》对内印发,统一规范部门工作程序和裁量标准。”区编委办主任刘卫告诉记者,《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向市民和企业清晰公布办事标准,对每一行政许可事项,明晰列出名称、依据、审批内容等要素。同时还细化了流程标准,向群众和企业透明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

“简单来讲,就是材料要复印几份都会给群众列得明明白白。”刘卫说,每一项行政许可都列明了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审批流程、申请材料、表格下载、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责任追究、咨询方式、办公时间地址、乘车线路、投诉途径等内容。

清单思维压减行政许可自由裁量空间

以往,一些行政审批存在流程设计不科学、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手续繁、时间长、裁量权大等问题长期普遍存在。比如,一些部门审批管理越权、混乱;有的部门以工作规范为由,人为造成审批过程中手续繁琐、环节稠密、周期漫长、部门众多;有的一项行政审批在一个部门内部也层层分解、流程复杂等,这些情况甚至最终导致权力寻租的现象。

“在这种情形下,行政审批的清单思维是必要的。”刘卫介绍,该办在编写《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中,在动用权力减损群众利益、增加群众负担方面,运用清单思维,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在维护群众合法行为和合法利益方面,运用清单思维,保证群众“法无禁止即可为”。

具体来讲,就是将实施机关、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审批时限5个种类标准作为量权限权重点内容。

比方说,申请材料清单化。对申请材料带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其他有关材料”等“兜底条款”的,要求各部门细化量化,不再保留类似条款,具体清晰罗列申请材料的名称、样式、数量等,严禁在标准化外要求申请人提交其他材料。

同时,保证审批条件透明化。对审批条件带有“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资金、资格、设备、场地条件”、“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符合相关规划”等“模糊条款”的,要求各部门量化裁量标准,清晰告知申请人批准或不批准的标准和依据。

最为直观的是,审批流程简约化了。记者发现,每一项审批事项都绘制了流程图,清晰地反映了申请、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以及现场勘查、考试、考核、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收费等程序。

刘卫说,改革以来,进一步压减审批流程和时限,推行行政审批最低时限办结承诺制,明确唯一的最低审批时间,推动部门向窗口人员充分授权,全面推行简单事项原则上当天办结(最长不超过2个工作日);一般事项实行5天办结制 (涉及特殊程序最长延至10天);复杂事项原则上需经听证审核和集体决议,明确划分各级审批时限,严格要求不得长于法定时限。

通过最大幅度压缩行政审批的设租寻租空间,使行政权力运行更为公开、规范,行政审批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基本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上半年实现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大厅融合

刘卫透露,接下来将强化行政审批标准化的应用。目前,全区所有审批事项标准化完成了标准化系统模块的录入工作,今年上半年前将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大厅的有机融合。“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办好事,基本能在线上办理的行政审批就在线上办理。”

如何实现?“推进两厅融合的先决条件是线上、线下标准一致。”刘卫说,将标准化成果作为“唯一数据源”,应用到办事窗口和网上办事大厅,让群众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办事,都可以体验无差别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线下实施标准还会做到动态更新,让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时刻与国家、省、市要求相符。

“同时,区里还会出台管理办法,该亮红灯的要亮红灯。”刘卫说,标准化建设还将应用廉政风险科技防控平台,将标准应用和管理从申请、受理、出证环节延伸到审查、批准等环节;完善申请人和申请事项相关数据采集,将有关数据项嵌入廉政科技防控平台,预警拦截违规操作,按事前提醒、事中阻隔、事后问责实时全流程防范廉政风险。

本组文/图 (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通讯员陈美君

新闻推荐

城市文明宣传走进校园

本报讯(记者程秋伊通讯员钟慧绮)日前,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惠城区教育局、市第一小学白鹭湖分校共同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和美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