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最美青年医师

惠州日报 2017-01-24 11:40

邱炽昌工作照。

陈爱妮工作照。

方快发工作照。

钟少琴在诊疗中。

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候诊大厅。

邱炽昌

身肩重任 一双慧眼成就“江湖地位”

人物档案

科室:肾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从业时间:23年

采访邱炽昌之前,记者做了大量功课,希望从报纸、从网站、从他撰写的论文和医学著作中,还原一个真实的、丰满的医者形象。然而,直到与眼前这位神采奕奕、目光炯炯的医生深入对话时,记者才发现,此前赋予他的所有想象,都仍显浅薄。

19年专注,源于一份担当

1994年,从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邱炽昌,在经过几年的医疗临床工作中,深感国内肾脏病学科发展的不足。为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亦为日后肾脏病学科发展壮大添砖加瓦,邱炽昌选择了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进修。进修回来的邱炽昌,投身肾内科、血液净化专业一线。一干就是19年。

19年里,辗转工作于多个科室的邱炽昌,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为解决老百姓舟车劳顿的奔波之苦,他率先在医院开展血液净化工作,推行深静脉显管术、血液灌流、血液滤、血液透析滤过,腹水浓缩回输技术等,让无数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血液净化服务。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医院的血透机从2台增至33台,为160名患者长期提供血液透析服务。而他作为肾内科、血液净化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推动医院肾内科发展,倾力培养团队力量的同时,更不忘初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先后以8篇论文、2大科研课题的形式,将自己对肾内科和血液净化专业的理解、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为肾脏病学科的整体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理论基础。

“在19年临床经验中,我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例,对每个病人治疗的过程,都是一次自我提升。当这些经历累积到一定程度,一些困惑也就有了方向。我希望论文也好、课题也罢,能够让更多与肾脏病学科领域有兴趣、有研究的人,一起探讨这些方向的准确与否,让后来者少走一些弯路。”邱炽昌坦言,“事实上,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快速革新,我们要与时俱进,就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邱炽昌介绍,未来他会更加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如发展腹膜透视、肾活检等技术,将是他努力的方向。

19年专业,练就一双慧眼

或许正是这份忠于初心,诚于责任的态度,让邱炽昌在恪守专业中,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赢得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只因为听说 “市第六人民医院有位邱主任非常厉害,有双"火眼金睛"。”

一位患者的就诊经历,证实了这种“江湖传言”。去年10月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外院转入的患者。这位70多岁高龄的患者,已有14年尿毒病史,并患有高血压。入院时出现发热及神志不清症状,甚至一度进入休克的状态。家属介绍,此前在外院时一直按感冒发烧病症处理。

匆忙赶来的邱炽昌在认真检查患者后,一语否定了外院的诊断。“发烧只是表象,根本的原因是尿毒症引发的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感染休克。”邱炽昌笃定诊断。

抗休克、抗感染,组织ICU、呼吸内科会诊……邱炽昌冷静地发出一系列诊治“指令”。患者病情进展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印证了邱炽昌的判断。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这名患者顺利出院。

如是一眼看出病因的情况,于邱炽昌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一位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的走廊上。查看其抽血化验结果后,邱炽昌发现该患者患有贫血,炎症指标也很高。在皮肤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邱炽昌却从血液检测的指标中,发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踪迹。

“导致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因为红细胞遭到破坏而造成的贫血,极有可能是因为患有红斑狼疮。”邱炽昌解释,由于红斑狼疮患者体内会产生一种抗红细胞抗体的物质,能够直接破坏机体的正常红细胞,会导致红细胞数量下降,进而造成贫血。同时,患有红斑狼疮的患者肾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影响红细胞生长情况,导致红细胞生成数量减少,也会造成贫血。基于这种判断,邱炽昌迅速给出诊断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患者得以准确诊治,最终康复出院。

“我并不比别人特殊,之所以能看得出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还是得益于多年累积的临床经验。”谈及“江湖传言”,邱炽昌谦虚地说。

陈爱妮

侠骨柔情 她用巧手托起两个生命

人物档案

科室:妇产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从业时间:18年

温暖和煦的微笑、布满红血丝的眼睛、略带疲倦的神情,当这样的陈爱妮走进记者的视线中,一个妇产科主任的立体形象立刻就丰满了。

但若不是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记者却很难将传说中游刃于各种危重症之间,素以创新和大胆闻名,创造抢救成功率100%神话的妇产科“侠客”,与眼前的这位纤弱女子联想在一起。

侠客情结

她许下“救死扶伤”的诺言

熟悉的人都知道,陈爱妮的骨子里,有一种侠客情结。自幼,受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影响,陈爱妮总会在同学和玩伴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结越发明显。高中时,陪同学看病的陈爱妮,在看到医院里那么多为病痛而痛苦的患者,和为家人生病而彷徨无助的家属时,体内的“侠客因子”就此引爆。她暗自许下了一个诺言: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医生,抚平患者们的病痛之苦。

这句在别人看起来也许是“儿戏之言”的承诺,陈爱妮却非常认真。成绩优异的她,在高考选报志愿时,选栏中无一例外都填上了医学类学校。最终,她被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大学毕业后的陈爱妮,来到了市第六人民医院,她的梦想就此有了更为广阔的实现平台。“选择专业去向的时候,我坚定选择了妇产科。”陈爱妮笑言,这个科室,既能满足救死扶伤的心愿,又能见证新生的希望,“可以说是最有职业荣誉感的一个学科。”

怀揣无限的热爱,陈爱妮就此驰骋在救死扶伤的广袤天空中。尤其在去往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学习后,原本已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陈爱妮,掌握了更多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技能,她用爱心和耐心,浇灌出满园生命之花璀璨盛放。

白驹过隙,弹指一挥。从青葱少女,到人近中年,变幻的是年轮,不变的是情结。而今的陈爱妮,在18年的临床历练中,不断放大自己的侠客情结。在自身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病患扫去病痛之苦的同时,她还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学术会议等方式,提升团队业务能力。

作为妇产科的学科带头人,陈爱妮还积极推行科室标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新生儿复苏、产后出血等流程。在她的带领下,产科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攀升新台阶,连续两年实现零投诉目标。在医院组建孕产妇救治中心后,陈爱妮积极做好产科能力建设,如孕产妇危急重症技能培训及实操演练等,随时应对高风险的高龄孕妇的各种并发症,经她抢救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成功率100%。

时至今日,承诺兑现。回眸当初,陈爱妮感慨万千,却初衷不改。“我最正确的选择,或许就是走上从医道路。”采访中,不时接听患者电话的陈爱妮,一脸笃定神情。

侠客风范

大胆启用最新救治理念

深入对话陈爱妮,记者发现这样一位侠骨柔情的女子身上,有着许多不同于他人的标签:大胆、首创、领先、创新。循着采访,记者试图将这些表现逐一连接,最终发现了这位纤弱女子真正的“侠客”一面。

在惠州的妇产科领域,说起剖宫产术中胎头嵌顿,取脚术,同行们一定会齐指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首次开展此项技术的“敢吃螃蟹者”,陈爱妮带领团队,成功治疗了惠阳区首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宫腔内原位保留。此外,率先开展无创接生分娩及无痛分娩,也让陈爱妮收获了“陈大胆”的美誉。

这些经历,在陈爱妮的行医路上,可谓是比比皆是。在一次为一位大出血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时,陈爱妮就大胆启用了新理念。

“这位孕产妇是由于胎盘早剥引发的羊水栓塞,当时的出血量特别大,整整输了20000毫升的血,相当于正常人换血四次。”对当日的情景,陈爱妮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羊水栓塞是一种少见但极其凶险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是产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彼时刚刚从外地学习回来的陈爱妮,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迅速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施用本次学习中取经回来的“液体容量复苏”理论,给患者启动大输血方案。“在以往的羊水栓塞救治中,一般是先输液再输血。但学习了新理论后,我发现先启动输血方案,治疗效果会更明显。”陈爱妮介绍。

事实上,作出这样冒险的决定,看似毫不迟疑,实则并不容易。“直到那位产妇顺利分娩,保住生命,其他医生才确信我的判断是正确的。”陈爱妮说。

谈及广受称赞的创新意识,陈爱妮一脸淡然地说,在危急时刻,只要能够救治病患,什么办法都值得一试,“只要患者相信医生,医生就会甘愿为患者冒险。”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样一位侠骨铮铮的医学专家,还是位心思细腻的“知心大姐”。由于羊水栓塞的危险性和特殊性,救命是第一要务,上述患者的子宫在手术中被切除了。担心由此会影响到患者的家庭关系,陈爱妮常以朋友的身份开导患者,并叮嘱丈夫要体谅妻子。

“医生这个职业身肩重任,我坚信,我们多做一些,患者就会少痛苦一些。”陈爱妮表示。

方快发

大爱无疆 他用“心”缔造生命传奇

人物档案

科室:心血管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从业时间:21年

出身杏林世家,他自幼便耳濡目染在药香之中;济世情深,他始终坚守在与“死神”抗争的第一线,并屡屡创造生命奇迹;心怀大爱,他力推“生命工程”,为无数贫困病患带来新生的希望……他就是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一区主任兼心血管介入组负责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方快发。

他是“定心丸”

在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各种惊险时刻随时都有可能上演。每当这个时候,方快发的出现,总会给人们吃下“定心丸”。似乎,患者能不能救活,得方快发说了算。

这种特殊“偏见”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多年前方快发的一次救治经历。当时,医院收治了一名40多岁患有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抢救了40多分钟无果后,许多人都认为已经回天无术。就在这时,赶过来帮忙的方快发,看到患者家属哀痛的神情,决定最后一搏。他在使用了临时起搏仪器,并上呼吸机的同时,大胆使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30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正常,意识恢复,转送监护中心后脱离危险,并且顺利完成了冠脉手术植入支架。

成功从“鬼门关”上救下患者,“方快发”这个名字渐渐在医院传开了。而有心人这才想起来,其实早在2002年,方快发还在做住院医生时,就已经创造过从死神手里抢回病人的传奇。

那是一位20多岁喝农药自杀的患者,被送往医院时,已经停止心跳。“我们都觉得肯定救不活了,因为喝农药自杀导致休克的病患,能救回来的概率只有20%左右,何况已经停止了心跳。”一位医生回忆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但方主任就是创造了奇迹。”该医生介绍,不服输的方主任,愣是采用心脏复苏术,将病患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方主任真是淡定稳重,反应迅速。”

一次又一次传奇,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方快发成为同事和家属眼中的“神人”。有他在场的手术,主刀医生都会更有底气一些。

他是“惠州好人”

在方快发的办公室里,除了堆成山的病历档案,最引人注意的当属满墙的锦旗。其中,一面写有“医术精湛、善心照应”的锦旗,格外显眼。经介绍,这面锦旗是由一位90多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军人所赠。为了感谢方快发的救命之恩,行动不便的他,几经周折,托人送来锦旗。

在这些显性的表彰背后,是无数交口称赞的口碑肯定,这种肯定,来自于病患者、家属,更来自于业界同行。过去十余年时间里,方快发在惠澳地区率先开展无创冠脉检查技术和心脏介入手术,其中血管内超声及血流分数测定首先在全市推广,极大支撑了学科专业发展。如今,作为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带头人,方快发在取得了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同时,还积极带动科室开展科研工作,主持和完成省、市、区等8项科研基金和技术推广项目,其中基金资助项目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现职单位发表SCI论文2篇。SCI论文的发表奠定了本科室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不断发展壮大,一跃成为惠州市第一批临床重点专科。

而在这些数不清的荣誉和成绩中,一些特殊的称号,如“惠州好人”,颇让记者好奇。

随后的一则资料介绍,平释了记者的好奇。原来,向来以“医者父母心”自勉的方快发,在救治病患的过程中,心痛于很多贫困病患无力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不得不放弃治疗的无奈,积极筹谋,开展了以“生命工程”为主题的减免贫困心脏病病人手术费用的活动,以多项特色服务项目,为无数贫困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方快发,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的赞歌。

面对这些荣誉和称赞,方快发略显腼腆的说,自己只是做了分内事,“医者父母心,是父辈祖辈传承下来的理念,患者病愈出院,就是对我最大的称赞。”

钟少琴

专业负责 他是患者心中的“护肤专家”

人物档案

科室:皮肤病与性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从业时间:21年

自古便有女为悦己者容之说,在当前社会中,无论是私人生活,还是社交场合,姣好的仪容仪表,总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印象。但有那么一群人,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患上皮肤疾病,无法以“庐山真面目”示人,影响了身心健康,更降低了生活质量和信心。

对这群人来说,钟少琴的出现,无异于上帝派来的“美丽天使”。有着21年丰富经验的钟少琴,素以皮肤病和性病治疗见长。在他的诊治下,无数患者得以揭下皮肤病的神秘面纱,以全新的姿态,重获新生。

日前,记者围堵在一群排队等候的患者中,见缝插针地对钟少琴进行了采访。

这个医生很“爱美”

比爱美女士更懂得皮肤保养,比时尚美眉更了解护肤品知识,明明是个大老爷们,钟少琴却成为众人眼中最“爱美”的人。

与其他科室的医生不同,钟少琴接诊病友的时候,与其说是治疗,倒更不如说是给患友上了一堂“美容护肤”的普及课。

“你这个皮肤是过敏性皮肤,有些护肤品要禁用。”采访时,正巧钟少琴在为一位20多岁的女孩看病。在认真了解病情,仔细检查了该患者的面部病况后,钟少琴讲解到。

原来,这名患者的皮肤是由于护肤品使用不当所致,在此前的治疗中,打针就会缓解,但过段时间又会复发。“打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你要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选择正确的护肤品。”面对患者一再做出的“打针”请求,钟少琴耐心劝解。

“皮肤病看起来只是表象问题,但实际上却可能是内在病因所致。所以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其生活习惯,非常有必要。”钟少琴告诉记者,“此外,很多患者对皮肤病的认知不够,需要我们多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所患疾病的根本原因,以配合治疗。”

治疗中反复讲解,治疗后,钟少琴也丝毫没有轻松。采访中,不断有病人进来咨询用药,钟少琴都会一个个不厌其烦地进行详细解说。“洗澡时不要用香皂、沐浴露!”病人走之前,他还不忘特别交待注意事项。钟少琴告诉记者,很多外用药都是有特殊性的,有时同样一种药,不同部位用药方式也不一样。“除了要选对药,用对药也很关键。”

这个医生有点“牛”

采访时,已临近下班,但排队候诊的人仍络绎不绝,许多人听闻钟少琴的盛名,不辞舟车劳顿,远道而来。这种盛名,得益于日积月累的治愈患者的口碑相传。

一位30岁左右的天疱疮病患闻名前来求医。作为皮肤科极大难治疾病之一,天疱疮曾让皮肤病医生束手无策。当时,这位患者的情况非常严重,全身溃烂厉害,十分痛苦绝望,一度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钟少琴却坚定认为:可以治愈。

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打针吃药、敷药换药、日常护理等繁琐过程中,钟少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刻苦钻研相关专业知识,与患者并肩作战。五年后,该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多年梦寐以求的“光滑皮肤”重新回来,患者激动万分,对钟少琴感激涕零。“如果不是钟主任坚持,我的病绝对不可能治好,现在感觉像是重新活过来了!”该患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表示。

或许正是这份坚持,让钟少琴渐渐成了众人眼中的“牛人”:他无数次完成皮肤科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有效处理脓疱型银屑病伴休克、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松解型药疹等危重病例;他对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白塞氏病、血管炎、白癜风等慢性疑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经验;他作为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多个新技术新项目,其中过敏性疾病行免疫治疗填补了惠州市的空白。

如今,作为惠州市医师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护肤品学会委员,钟少琴用他的专业和耐心,在完成多个专业论文和科研课题研究的同时,带领科室不断发展,年服务群众量达4万人次,将不计其数患友送往新生的彼岸中。

“患者找到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对于自己从医的心声,钟少琴如此朴实剖白。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通讯员梁洪浪 谭宇川

新闻推荐

方直物业举办2017年业主新春文艺晚会

首届方直业主新春文艺晚会现场。1月14日晚,由方直物业主办的2017年方直业主新春文艺晚会,在保利文化艺术中心盛大上演,晚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