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领多核驱动 打造幸福实力大岭 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惠州日报 2017-01-24 11:38

大岭镇一景。

永记生态园。

大岭镇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大岭镇地图。

同心服装城。

恒展商贸城透视效果图。

2016年1-11月,大岭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07亿元,同比增长44.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30.92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5.29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营业额19.58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税收总额1.44亿元,同比增长9.8%;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

这一连串喜人数据的背后,是大岭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探索。以“双轴四区”、“绿色经济”、“生态宜居新城镇”、“社会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年”多核驱动的方式,大岭镇实现经济硬指标两位数增速,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幸福实力大岭”蓝图雏形初显。

构建“双轴四区”空间发展新格局

大岭镇充分利用独有的交通和资源优势,依托G324国道、环城北路和环城西路南北发展轴,以及潮惠高速和山江大道东西发展轴,分片区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空港经济发展区、沿江经济文化区和生态休闲旅游区四大功能区:

首先,依托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在新安、茗教、白沙布片区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将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板块的龙头,以园区“二次创业”为契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顺应产业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紧紧抓住国家鞋材及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入驻园区的契机,在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和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产业和医药生物产业,形成了“1+4”的产业发展模式,引领镇域经济实现有质量的高速增长。主要有四大举措:

一是推动招商选资再上台阶。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整体发展”为招商主线,配合园区管委会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瞄准深圳、东莞等地产业转移,紧盯“高精尖”项目,通过“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的招商方式,加快引建一批高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带动潜力大的优质企业,为促进该镇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血液”。在开展招商选资过程中,严把三大经济指标关,设立招商门槛,要求入园企业必须达到投资强度每平方米2500元以上,建筑容积率1.2以上,产生税收每平方米150元以上。

二是打造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惠东“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区域品牌的辐射效应,以大专毕业生、城镇待业青年、小微网商等群体为重点,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等相关资源,打造集经营办公、创业指导、物流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青年电子商务孵化基地。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积极配合园区管委会提质扩容,做好园区市政道路以及排水排污、多条市政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园区承接产业发展的能力,集中资源推进产业园新一轮土地征收盘整工作,为促进园区“二次创业”、打造活力园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为企业落户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加快推进华大生物科技、伟兴鞋业、格讯科技、佳德利(苹果数码)、旭程电子等10宗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密切与核电“两装置”配套产业的沟通联系,推动项目顺利落户。

同时,借助惠州机场的辐射带动,在白沙布村打造空港经济发展区。借助惠州机场以及毗邻的几个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潮莞、广惠高速公路和G324国道在该镇穿镇而过的交通区位优势,在该镇白沙布村与梁化镇交界处打造空港物流服务区,计划引进多个优质物流项目,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强化园区产业链配套服务功能,带动周边沿路村发展集体经济。

然后,结合县教育文化产业的规划部署,在大洲、池竹村沿江带打造沿江经济文化区。结合惠州一中国际双语学校在该镇的规划建设,该镇计划在大洲村建设公办中学一所,在沿江片区打造教育文化活力带。公办中学建设工程计划于“十三五”期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已进行了初步选址,预计届时可增加中学学位约4000个。

此外,依托独有的生态资源,在棠阁、万白片区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分别依托古田保护区以及永记生态园、梁化梅园,在该镇棠阁片区(棠阁、澄溪、洪湖等村)以及万白片区(万松、彭白、白沙布、桥星等村),因地制宜开发特色生态体验旅游项目,打造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以游兴农”的目的。二是发展有机农产品种植。借鉴平潭镇“四季绿”有机农产品种植的成功经验,引进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小型农户种植整合起来,遵循有机生态循环发展方式,按照企业制定的种植流程和采收标准,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同时寻求与实力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完善冷链仓储、配送网络。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培育增长新动力

大岭镇紧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内核,坚持绿色化引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农业”,扶持引导各村(社区)开展“一村一品”工程,并利用永记生态园在无公害蔬菜方面的品牌辐射,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无公害生产,全力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

目前,该镇已建成黄果埔蔬菜检测流通站,正在建设无公害蔬菜安全监管平台,对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种植户进行登记,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管理模式,加强对蔬菜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渠道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该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动大岭镇农业发展坐上互联网的快车,为大岭打造一张现代农业的“绿色名片”。此外,该镇突出发展沿江城郊型现代农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培育建设了棠阁豆苗、茗教香蕉、万松枸杞等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成立了甜玉米、淡水养殖、花生、香蕉、蔬菜等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业品牌,努力建设成为珠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另一方面,通过“以游兴农”,开发乡村休闲精品旅游项目。根据《惠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年规划刚要》、《惠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以及《惠东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的总体思路,在整合现状资源的基础上,围绕县提出的“破茧成蝶,梁化九梦”旅游主题,优化完善永记生态园度假村、古田自然保护区,计划开发罗深坑乡村休闲区等精品旅游项目,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为支撑的经典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周边村落通过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做活乡村经济,释放生态红利,实现“以游兴农”。主要有以下三大项目:

永记生态园度假村。永记生态园位于大岭镇万松村,国家4A级景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是惠州重点旅游项目之一。在现有基础上,重点提升景区内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规划运用高科技做好农作物培育,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温室种植教育区、外国蔬菜种植区、白花香薰园、绿色自耕地等农作物观赏景点和服务设施,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农庄,加紧步伐向建设5A级景区目标迈进;同时在县208线万松村周边,建设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融入科普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农业展示厅,并以当地土特产为主要产品打造土特产和饮食一条街。

古田自然保护区。古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岭镇澄溪村,面积约218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7.6%,是广东省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鉴于古田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以自然景观开发为主导,适度开发有序的观光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观光游玩栈道,设计“丛林迷宫”、“探幽步道”等旅游产品,供游客徒步观赏探险。

罗深坑乡村休闲区。罗深坑水库地处大岭镇彭白村,占地面积约3000亩。依托罗深坑水库的山水资源及春光村、洪湖村小布小组等的民俗文化资源,计划开发乡村农家休闲地带,提供乡村旅游、观光休闲、民俗节庆活动等综合性乡村休闲产业。

多措并举提升软实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城镇

大岭镇注重经济发展硬指标的同时,关注人居环境的优化,在巩固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文明镇街,多措并举提升城乡品位,提升幸福实力大岭的软实力,凸显城镇发展特色与精神内涵。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大岭镇软实力的根基。针对圩镇“脏乱差”这一突出问题,大岭镇直击痛点、立行立改,多措并举提升城乡品位。一是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在圩镇范围内推行卫生保洁服务外包,结合群众投诉,按日查、周评、月结的方式,强化对服务外包合同范围内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监督考评,督促辖区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完善农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保洁考评制度,重点清理农村“六边一区域”的积存垃圾,不定期对辖区内国道、省道、县道、镇村主要路道以及城郊结合部的卫生情况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成效明显。目前,该镇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达30%以上,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二是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路段乱摆乱卖、乱丢乱放、违章搭建、流动摊档等行为进行强力整治,圩镇市容市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当前,大岭镇以“农贸市场超市化”为目的,正紧锣密鼓推进新安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传统农贸市场脏、乱、差的面貌。三是制定垃圾治理整改提升工作计划。计划投入200万元建设鞋废料打包场(鞋废料中转站)和购置大型鞋料垃圾转运车,将收集到的废料进行分类转运、压缩转运,降低现有压缩中转设备损耗率和故障率,提升辖区垃圾清运效能;计划投入160万元购置40辆小型垃圾收集运输车辆,方便收集内街巷道垃圾,提升垃圾收集容积率。

文化建设是大岭镇软实力的核心支撑。目前,大岭镇大力完善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在规划建设大岭文体广场和财山森林公园、洪湖森林公园,继续推进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对白沙布等6个村(社区)的电子阅览室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硬件设施升级。全力加快推进惠州一中双语国际学校和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建设,拟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中医医疗养生硬件设施,将大洲片区打造成为教育文化创意区。

在完善文化硬件设施的同时,大岭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充分挖掘特色民间艺术,将洪湖村小布小组的“逗老爷”祭祀仪式、春光村上排岭小组“舞草龙”申报惠东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落实修缮春光村下排古戏台相关工作。“送戏下乡”、“卡拉OK大家唱”、书法展、摄影展等经典活动持续开展,新开设的“大岭百姓文体教室”瑜伽和广场舞两个免费培训班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好评。同时,认真开展全镇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扫黄打非工作、文物保护工作,2016年,该镇综合文化站被省文化厅评为省一级文化站。组织制订的“小手拉大手”校园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讲好道德课、搞好实践活动、开好一场大会,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养,树立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片区”的目的。

“社会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年”行动显成效

大岭镇将 “社会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年”行动作为社会工作的“重头戏”,系统推进“平安细胞3+3”工程建设,进一步构建“积小安成大安”的工作格局,强化基层治理,筑牢社会根基。其中万松、彭白村建成了市级示范点,全镇中小学校视频监控建设全覆盖的目标已基本完成。万松村还因平安创建工作成效突出,视频监控、群防群治的经验做法得到长安杂志、广东卫视、《惠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此外,大岭镇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针对该镇外来人口较多的实际,按照“以屋管人”的工作思路,投入200万元成立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服务管理中心,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同时,该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综治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规范化、信息化。

在 “双轴四区”、“绿色经济”、“生态宜居新城镇”、“社会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年”多核驱动的方式下,大岭镇正逐步释放发展活力,越来越多大岭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工业强、绿色亮、环境优、风尚新的“幸福实力大岭”主旋律已逐步奏响。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余雪芹通讯员曹文东

新闻推荐

惠东连续3年获评为广东县域旅游十强县去年共接待游客92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

本报讯(记者赖金朗通讯员黄少卿)日前,第四届广东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开平)研讨会暨《广东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16》发布会举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