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居串珠成链 惠城今年重点实施“七大提升工程”,推动文明创建向镇街、村居延伸
水口下源村墙画。
宣传片《大美惠城》吸引众多旅客驻足观看。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文明新风吹进村居。在惠城区高标准建设“三宜”城乡首善之区的过程中,文明建设始终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记者了解到,在惠城区巩固文明成果三年(2015~2017)提升计划实施过程中,该区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集中整治,切实增强群众创建的获得感和满意率。
今年,惠城区将以巩固文明成果三年提升计划为统揽,重点实施“七大提升工程”。其中,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原则,把文明种子播撒到细处,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镇街、村居延伸拓展,实现“乡村有城市生活品质,城市有乡村田园气息”。
镜头
水口下源村建有千米义字墙画
水口街道下源村位于水口中部,紧邻东江,隔江对望汝湖镇。这个明代万历年始建的村落,至今仍完整保存多处明代建村时期的古民宅,成为该村家训传承的重要载体。青山依傍、江水悠悠,使这座古村落显得秀丽和古雅。
400年的时光孕育,下源村不断发展;忠信敬道、重情守义,也成为该村一直奉行的家风家德。在近代革命的浪潮中,“义”字当头的下源村严氏子弟还涌现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严确廷等革命人物。
“作为惠城区法德同治的示范村之一,我们将把村里打造成义字村。”在该村党支部书记严绍鹏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主村道两旁正在创作的义字墙画:1000多米的墙画,蜿蜒扫过道路两旁村居。米白底色上,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赵云救孤、关羽千里走单骑等历史典故跃然墙上,辅之以竹、荷等中国古典元素,连片的墙画让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墙画以"义"字作为主题,结合历史典故和下源村"义"文化,阐述了忠义、情义、信义、孝义、道义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墙画整体年后可完工。”严绍鹏告诉记者,“义”字墙画让村民抬头可见传统道德文化,让文明道德细无声地润人心田。
措施
重点打造6个核心价值观示范社区
“根据方案,文明创建进入全面整治阶段。”惠城区文明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城区巩固文明成果“七大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大力实施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大力实施文明村居提升工程、大力实施文化内涵提升工程、大力实施体制机制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宣传氛围提升工程。
“七大提升工程”中,不少提及了村居文明创建的措施,文明画卷绘进基层,又增添崭新文明色彩。其中,加强镇街、村居规划建设,打造“一镇街(村居)一品牌”“一镇街(村居)一特色”美丽镇街、村居,实现广大镇街、村居人文美、风尚美、环境美、文化美;补齐规划滞后、管理服务落后、公共文化服务短缺的短板,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工程,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村居文明创建还包括将文明村居建设“串珠成链”:深入开展“文明村居·美好心灵”活动,推进农村文明示范片建设。各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建设,以点连线成片,加大投入,着力培育打造一批文明示范片和文明村镇示范点。具体来讲,重点打造6个核心价值观示范社区(公园、校园、车间),打造区行政服务中心、新联社区、二十五小、共联村、十一小金榜分校连片示范点。
同时,惠城区将在全区培育打造一批文明村镇示范点,形成“东南西北中”不同文化品牌、特色各异的整体效应,积极推动农村文明示范片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知多
七大提升工程
1、文明素养提升工程
在社会各界大力开展 “核心价值观、你我齐践行”主题活动,开展“争做文明有礼惠城人”活动。组织开展首届 “惠城好人”评比活动和“十大孝子、十大道德模范、十大公益人物、十大好人好事”评选活动,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2、城市管理提升工程
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制作播放“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微视频;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着力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乡村以及餐馆、早点区、夜市区、公厕的卫生问题,深入开展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数字城管、惠民城管通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
3、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加大出入口整治。当前要重点配合市直有关部门做好市区西出口(新联路)、南出口、惠澳大道、金龙大道、惠南大道等相关出入口整治工作,努力打造靓丽城市门户。
加快推进全区市场改造升级,同时探索完善设立流动商户疏导区(点),通过采取减免租金、管理费等优惠措施,将原来周边占道经营的流动商户吸收到疏导区内经营,有效解决乱摆卖问题。
4、文明村居提升工程
深化文明镇街、文明村居创建。2016年底,建成一批示范镇街,桥东、桥西、江南、江北、龙丰、河南岸6个街道和三栋镇要达到省级文明镇街标准;到2017年,小金口、水口街道和马安、汝湖镇要完成创建任务;2018年,横沥、芦洲镇要完成创建任务,全面抓好巩固提升工作。
5、文化内涵提升工程
抓好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完善和提升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扎实开展送电影、送演出、送图书、送展览等基层惠民活动,重点推出一批具有惠城特色、体现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主旋律好作品。
6、体制机制提升工程
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文明创建考评小组,对全区各创建责任单位进行年度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7、宣传氛围提升工程
加强社会公益宣传,达到街路、公园、广场、社区、学校、建筑围挡、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重要节点覆盖率100%,公益广告在商业广告中占比达到30%以上;适应“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惠城发布等多种方式,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创建的宣传。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通讯员谢勇东 邓小明
新闻推荐
仲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规划面积344平方公里,投资或超200亿元
陈江社溪村环境优美。陈江垃圾中转站干净卫生。观田村公园里安装了健身设施。2016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授予仲恺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