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凉亭挂古色古香横额楹联 惠州市不断提升惠州西湖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
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林中,历史古迹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苎萝西子的美誉实至名归。记者日前从市西湖创5A办获悉,为更好地发挥西湖景区的旅游龙头作用,惠州市自启动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来,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质量和环境质量,丰富文化内涵。
水质和环境提升,吸引超2万只鸟栖息
昨日傍晚,记者走访惠州西湖景区看到,每一处景点都干净整洁,风光优美。在丰渚园,夕阳照射下的湖水波光粼粼,湖面上碧波荡漾,许多飞鸟盘旋湖面,与晚霞交相辉映,画面唯美。
据介绍,因惠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西湖成为国际候鸟迁徙的主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据悉,惠州市连续多年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西湖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保持东江引清工作常态化。西湖水质常年保持优良,红花湖水质达到景观一类水质标准。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近年来西湖水质和环境的大幅提升,在此栖息的鸟类数量超2万只。
定期组织开展书画展生态科普等活动
“西风吹醒凉亭月,新雨催浓古郡春”。昨日,记者在惠州西湖东门看到,景区里的凉亭挂上了横额和楹联,古色古香的人文胜境极具浓郁的文化气息。据介绍,惠州市以邀请本土文化学者创作和向社会公众征集的方式,为惠州西湖景区内的所有园建小品命名和创作楹联,并邀请惠州知名书法家题写后篆刻悬挂,进一步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
在惠州西湖丰湖书院,走进藏书楼,不少游客正在参观或阅读,追寻古时文人墨客足迹,享受“文化大餐”。
据市西湖创5A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湖景区将不断加强与文化社团的合作,优化东坡纪念馆布展,引进文化项目和创客团体,充实文化旅游内涵。此外,还将定期组织开展书画展、汉文化国学讲座、文化沙龙、摄影展、生态科普等活动,进一步增加景区文化厚度,增强文化的独特性和创新力。
本报记者杨熠
新闻推荐
能回家团圆,在车上过年三十也甘愿。有点累,睡一会。看能捡个漏不。静静读一会书。昨日,记者在惠州火车站看到,仍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