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团队两年申报国内专利35项 大亚湾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助力企业腾飞

惠州日报 2017-01-26 11:30

“惠州大亚湾是人才聚集、投资创业、创新发展的风水宝地,我们为选择在大亚湾这片乐土生根发芽、二次创业、建功立业感到荣幸、自豪。”昨日上午,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领军人、南开大学博士王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王燕带领的团队在大亚湾不足两年,已累计申报国内发明专利35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项、世界专利1项,技术和产品方案获得业界广泛关注,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大亚湾区实施“海纳英才”计划,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厚植创新土壤,汇聚创新资源,有力推动了产业和人才 “双螺旋”上升。

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储能研发团队达成合作协议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公司辉煌的一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提及2016年取得的“战果”,王燕这位年轻的“80后”女博士一脸欢欣: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个新兵,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创业团队成员基本为“80后”。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该公司建成了技术领先、工艺先进的年产60万只单体、10万个模组、产值过亿的现代化超级电容电池生产基地。

据介绍,截至目前,王燕带领的团队已申报35项专利,其中29项为发明专利,并相继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TS16949汽 车 配 件 质 量 体 系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欧盟CE和美国UL等国际认证;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储能研发团队签署了电池合作协议,与伊朗SGP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海外设立了研发中心及实验基地。

“我们致力于成为国际优秀的绿色储能和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瞬时传输与持久储能的需求。”王燕介绍,随着公司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得到客户不断认可,产品应用的前景和市场将更加开阔,今年的业绩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

去年争取各级财政资助5414.6万扶持企业发展

“公司的发展,与大亚湾今年来引进人才、重视人才、扶持创新创业发展息息相关。”王燕坦言,她带领团队不足两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团队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现,也是大亚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真实写照。

“近两年来大亚湾区累计投入人才工作经费约8000万元。”大亚湾区委组织部人才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深入实施“海纳英才”计划,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如今该项资金已纳入区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同时,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上大手笔投入,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加快石化园区、科技创新园、加速器园区、博士后实习基地等载体建设,集聚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如今,人才汇集已成大亚湾区的“新常态”。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培育4名进站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港科大教授等一批人才,“天鹅惠聚工程”第二批领军人才拥有量占全市的54.5%;共有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8人、长江学者2人、省“特支计划”2人、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13人、博士后6人、博士58人和科技创新创业团队33个。

记者从大亚湾区工贸局获悉,为支持创新创业团队更好发展,该区去年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助5414.6万元扶持企业创新发展,有力推动了产业和人才“双螺旋”上升。

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新闻推荐

梦 □雷钦健

公司签约仪式结束后,蝶儿和一众同事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困在酒店前台大厅。大厅里,各大媒体的记者们有的在闲聊打发时间,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