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惠州市4年来投入近5亿元支持驻惠部队建设等
今年第22号台风“海马”来袭时,第42集团军官兵奔赴抗击台风一线。这是官兵将盒饭送到群众手中。 资料图片
在今年的全国双拥模范城 (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惠州市以广东省地级市第一名的成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昨日,惠州市召开的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揭牌暨双拥工作会议提出,创建双拥模范城、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全力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为驻惠部队解决用地43.6万平方米
全力支持驻惠部队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近4年来,全市共投入近5亿元,支持驻惠部队建设和开展慰问活动,为驻惠部队解决用地43.6万平方米,部队水、电、气、网络建设纳入市政规划;深入开展基层拥军,打造一批基层拥军品牌,依托惠州学院等院校,先后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人才近800人,自2012年起,连续举办五届军地青年联谊活动,经验举措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意见,建立首长机关联席会议、职能部门需求对接、双拥部门日常会务的“三级议事机制”;驻惠部队积极推动军事设施民用化,惠州机场通航项目从航站楼建设到机场通航仅用7个月,创造了军民两用机场建设最快速度。
全力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拥军爱军工作在创新中发展。惠州不断提升优抚保障水平,近4年来,实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各级财政累计投入6417万元用于提高标准;出台实施《惠州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实施办法(试行)》。2012年以来,实施城乡一体化安置,全市共安置退役士兵4742人,市军休所被授予“全国军休工作先进单位”;全面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实施“阳光”安置,近4年来,全市共安置军转干部643人。
受理解决复退军人合理诉求15500多件
全力做好复退军人工作,服务管理模式取得新成效。惠州市创新复退军人服务管理,1056个复退军人联络点在村(居)委会建立;实行党政“联系户”制度,全市2049名市、县、镇领导和72个市直单位“一把手”结对联系8038名困难复退军人,收到了“联系一人、帮助一户、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制定复退军人之家建设管理等6项规范性文件和9项工作制度,近4年来全市共受理、解决复退军人合理诉求15500多件。
全力支持地方建设,广大官兵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驻惠部队在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建设,勇于承担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任务,近3年来,集团军部队累计出动兵力20余万人次,担负抗击台风等救援任务30多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报记者杨剑辉 通讯员房 彬
新闻推荐
5年内惠州或有3高铁9站点 惠州市强力推进“两港三网”建设,打造更具综合实力的区域枢纽
惠州港一角。资料图片惠州机场,一架架飞机载着旅客,飞往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城市;惠州港通用码头,一艘艘货轮鸣笛起航,前...